家紡產品緣何頻現質量門?
2013-11-5
天氣轉冷,添置床上用品的市民逐漸增多,本該是家紡企業迎來春天的時候。但是8月和9月市工商局、消協分別發布的床上用品檢測報告,卻讓部分企業“好事多磨”,主要問題有:檢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水洗尺寸變化率、纖維含量等指標不合格等。家紡產品為何會出現致癌物等各種違規情況?兩報告皆針對實體店,在電商興起的今天,網銷家紡產品質量如何,有無監管?
致癌物源于供應鏈
據了解,家紡產品的相關國標——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將紡織產品分為三類:嬰幼兒紡織產品(如床上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床單、被套)、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床罩、窗簾)。三類均禁止使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以前家紡產品多使用涂料印染,涂料中含芳香胺較多;隨著對外貿易要求及國內標準的不斷提高,逐漸淘汰掉涂料印染,改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或進口染料,對人體更加環保。實際上,芳香胺、甲醛等多出現在染化料和印染助劑中,大多數家紡企業只負責后續的成品加工工序。家紡產品生產的主要流程是:家紡企業設計圖案,向印染廠下訂單,包括對面料的各項指標要求等,印染廠根據要求采購面料、印染花色,家紡企業對面料送檢驗收后,經裁剪、縫制、工藝處理等環節制成成品,出廠檢驗合格后上市銷售。“后面基本沒有產生前述致癌物的因素。”該人士說。
家紡企業不應推卸責任
中國家紡協會秘書長朱曉紅表示,國內的家紡企業很少生產面料,一般都是外購。而8、9月的兩份報告檢出的問題,包括染色牢度、芳香胺、水洗尺寸變化率、pH值等都屬于供應鏈,即做坯布、印染環節發生的問題,并非在家紡企業的生產線上發生。但這并不表示家紡企業可以推卸責任。不管其是到面料廠自購面料,請印染廠印染,還是直接到印染廠采購,家紡企業都應加強前道關口的質量控制和原料檢測,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廠。
朱曉紅分析,之所以檢出芳香胺,一是上游供應鏈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明知有害仍然要用;二是部分家紡廠商為了節省費用,沒有對原料進行檢測,讓不合格產品成了漏網之魚;三是一些小企業由于資金、規模有限,采購面料量小,在跟供應鏈廠家對話時話語權相對較弱,質量控制能力較差。
根據產品類別不同,檢測項目和費用也不同,“一個面料做全套檢測要幾千塊錢,而一個四件套總共才賣一兩百元,一些小廠家就省去了檢測的環節。”朱曉紅說,她了解的某品牌家紡企業,每年光送檢費要一百多萬元。很多家紡企業主要渠道是進商場銷售,部分商場甚至要求每個批次都出具檢測報告,對廠家來說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網銷產品價廉物不“美”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家紡產品開辟了網絡銷售的新渠道。記者登錄美樂樂家具網、1號店等網站發現,許多已售上千件的暢銷床品,用戶評價仍不乏差強人意者——一款標價210元、圖示為布滿粉色和紫色花朵的被罩,顧客評價有“實際被罩是單色的,和圖片有差距”、“沒成分標簽,有點失望,實物沒圖片好看”、“東西顯舊”等。其他產品中,“看起來像舊的一樣”、“次品”,甚至“被套破了一個大洞”等也并不鮮見。
目前實體店有工商、質檢等多部門監督檢查,但網銷產品監管尚未完善,主要靠企業自律;部分廠家甚至將網絡當成了消化庫存和二等品的場所,所以“東西顯舊”。
家紡產品一分錢一分貨,從棉花的品質、紗織的粗細、織布的密度到印染的染料,如果想達到比較好的質量和環保要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許多網銷產品雖然便宜,但不能排除小廠家為了價格做產品,而太低的價格肯定會有問題。
致癌物源于供應鏈
據了解,家紡產品的相關國標——GB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將紡織產品分為三類:嬰幼兒紡織產品(如床上用品)、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床單、被套)、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紡織產品(如床罩、窗簾)。三類均禁止使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
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介紹,以前家紡產品多使用涂料印染,涂料中含芳香胺較多;隨著對外貿易要求及國內標準的不斷提高,逐漸淘汰掉涂料印染,改用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或進口染料,對人體更加環保。實際上,芳香胺、甲醛等多出現在染化料和印染助劑中,大多數家紡企業只負責后續的成品加工工序。家紡產品生產的主要流程是:家紡企業設計圖案,向印染廠下訂單,包括對面料的各項指標要求等,印染廠根據要求采購面料、印染花色,家紡企業對面料送檢驗收后,經裁剪、縫制、工藝處理等環節制成成品,出廠檢驗合格后上市銷售。“后面基本沒有產生前述致癌物的因素。”該人士說。
家紡企業不應推卸責任
中國家紡協會秘書長朱曉紅表示,國內的家紡企業很少生產面料,一般都是外購。而8、9月的兩份報告檢出的問題,包括染色牢度、芳香胺、水洗尺寸變化率、pH值等都屬于供應鏈,即做坯布、印染環節發生的問題,并非在家紡企業的生產線上發生。但這并不表示家紡企業可以推卸責任。不管其是到面料廠自購面料,請印染廠印染,還是直接到印染廠采購,家紡企業都應加強前道關口的質量控制和原料檢測,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廠。
朱曉紅分析,之所以檢出芳香胺,一是上游供應鏈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明知有害仍然要用;二是部分家紡廠商為了節省費用,沒有對原料進行檢測,讓不合格產品成了漏網之魚;三是一些小企業由于資金、規模有限,采購面料量小,在跟供應鏈廠家對話時話語權相對較弱,質量控制能力較差。
根據產品類別不同,檢測項目和費用也不同,“一個面料做全套檢測要幾千塊錢,而一個四件套總共才賣一兩百元,一些小廠家就省去了檢測的環節。”朱曉紅說,她了解的某品牌家紡企業,每年光送檢費要一百多萬元。很多家紡企業主要渠道是進商場銷售,部分商場甚至要求每個批次都出具檢測報告,對廠家來說是一筆不菲的費用。
網銷產品價廉物不“美”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家紡產品開辟了網絡銷售的新渠道。記者登錄美樂樂家具網、1號店等網站發現,許多已售上千件的暢銷床品,用戶評價仍不乏差強人意者——一款標價210元、圖示為布滿粉色和紫色花朵的被罩,顧客評價有“實際被罩是單色的,和圖片有差距”、“沒成分標簽,有點失望,實物沒圖片好看”、“東西顯舊”等。其他產品中,“看起來像舊的一樣”、“次品”,甚至“被套破了一個大洞”等也并不鮮見。
目前實體店有工商、質檢等多部門監督檢查,但網銷產品監管尚未完善,主要靠企業自律;部分廠家甚至將網絡當成了消化庫存和二等品的場所,所以“東西顯舊”。
家紡產品一分錢一分貨,從棉花的品質、紗織的粗細、織布的密度到印染的染料,如果想達到比較好的質量和環保要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許多網銷產品雖然便宜,但不能排除小廠家為了價格做產品,而太低的價格肯定會有問題。
回復 26281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精品鵝絨被》標準出臺,快看看你買的被子達標了沒?
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發起的《精品鵝絨被》團體標準(以下簡稱“標準”)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標準”詳情附文...
三千多元買四床廉價柞蠶絲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質監局“纖檢進社區”活動走進農大社區,為市民免費講解鑒別絮棉制品、蠶絲制品的知識,并現場幫市民做鑒定。...
黃島檢疫局現場檢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東黃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對一批入境棉花進行口岸現場檢疫黃島口岸是全國第一大棉花進口口岸,黃島局采取多項措施,...
上海集中銷毀不合格進口服裝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集中銷毀了近期查獲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和仿真飾品,共計銷毀110批次、16710件商品,貨...
明超舉辦賀新年大型活動
為了慶祝明超家紡2011年銷售業績實現了突破性增長、全面促進2012品牌升級,趁跨年迎新之際,公司總部整合旗下夢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