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是企業管理的“火車頭”
2013-12-24
目前,大學生就業難的社會現象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熱點;年輕一代急功近利的現象也成為了社會熱議的話題;尤其是新畢業的大學生進入企業后都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沒有動力,沒有理想,沒有追求,只是消極“混日子”的“三無”人士。
人們都想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然而從學校到社會,再到很多企事業單位,一些年輕人卻只圖安逸,不愿付出,只是在渾渾噩噩的混日子,沒有年輕人奮斗的激情,拼搏的動力,完全是一潭死水,一塊朽木,毫無生氣,毫無用途!
如果這種觀念腐蝕了整個企業,這個企業將會是什么樣子?如果不加以引導,必將成為企業未來發展極大的隱患。
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或許是父母缺乏正確的引導,上一代經歷的苦難不想讓下一代承受,直接影響了年輕人面對壓力的正確心態和承受能力;或許是教育機構缺乏正確的引導,越來越商業化和功利化的教育體制,正逐漸讓“人才搖籃”變質,傳業授道育人的責任感也逐漸扭曲;或許是社會缺乏正確的引導,整個社會都處于一種利欲熏心的狀態,普遍都缺失了民族的責任感和價值觀,更忽視了對青年一代的正確熏陶。
然而,一旦青年一代進入企業之后,企業管理者迫切需要做的不是再去追究造成問題的根源,而應想盡一切辦法讓他們成為可以為企業創造效益的有用人才。正所謂:“火車跑得快,需要頭來帶。”
李彥宏每年都會為百度招聘一兩千大學畢業生,其中不乏非常優秀、非常有潛力的人,卻也不可能沒有混日子、熬工資的人,那么如何讓這些不同的人都能夠站在統一戰線上,共同為了企業的發展而努力奮斗呢?
李彥宏想了很多辦法,最終設立了百度最高獎和編程馬拉松。如果一個不包括總監級別的管理者在內的小于10人的團隊,如果能夠做出一個足夠重要、結果遠遠超出預想的項目,這個團隊就可以獲得百度最高獎100萬美元。
剛開始的時候,很多員工都認為這么大的獎金不可能兌現,工作上面依然缺乏動力。但是,當百度最高獎實行的第一年有一個團隊真真實實地拿到獎金后,第二年便有三個團隊報名參加了百度最高獎,同樣也獲得了應有的獎金,第三年報名百度最高獎的項目竟然達到了100多個。
李彥宏曾笑著說:“我會去看他們做項目展示。如果創意足夠好,就會有人負責跟進,真正地用到百度的產品、技術里,真正推向市場。”正是因為李彥宏給了這些大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也讓這些年輕人擁有了更大的工作動力。
青年一代正在或已經成為了企業的中堅力量,而組織內耗,消極工作,人員流動,沒有活力,效率低下等問題也正是出于這些人,很多管理者便試圖用規范的制度等來達到高效管理的目的,結果卻不是很理想。
事實上,問題的核心不是管理方法及管理規則出現的問題,而是管理者帶領團隊的能力出現了問題!盎疖嚺艿每,需要頭來帶”,管理者就是組織及組織內部某一部分的頭,如果這個頭不懂怎么帶領團隊,那么團隊就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在實踐論中,中國的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為何企業能做那么大,原因何在?雖然他們沒有系統的學過管理學,但是他們懂得怎么帶領團隊。
例如:家庭婦女沒有正規學過管理,卻能把家里搞得整整齊齊,把家庭成員激發得積極向上,努力學習與工作,家庭和諧又美滿。而不少知識分子家庭,未必比這些家庭婦女把家帶得好。
理論知識與實際帶領團隊的能力是不一樣的。管理知識更多地在強調如何按規范做事,比較理想化,忽視了對人性及團隊人性的研究。而實際帶領團隊的能力主要是從團隊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更注重如何發揮團隊的作用,思考的是如何引導團隊人,如何教育團隊人,如何組織團隊人,如何使用團隊人,如何激發團隊人,如何規避團隊內耗,如何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如何給團隊指明方向,如何給團隊制定目標,如何將這個團隊的力量最大化等。
除此之外,管理者還需要培養與團隊有效溝通的能力,協調團隊成員之間關系的能力,統一團隊思想的能力,處理團隊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團隊戰斗力的能力。
但這些能力在管理學上往往沒有系統的介紹,只有靠思考,靠學習,靠悟性,靠實踐,靠觀察,過程中發現團隊缺乏什么就彌補什么,絕不能發現其他人如何帶團隊就簡單地模仿,照搬照抄。
管理者是企業管理的“火車頭”,缺失了帶領團隊能力的管理者,再好的管理模式都不會把企業的人管好帶好,尤其是對于年輕一代。
回復 265017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九種最重要的領導力
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權限范圍,給予員工足夠...
品牌,你夠個性么?
簡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種聯想。身處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天主動或被動得到的訊息并非不足,而是過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聯想的同質化...
無印良品的美學啟示
在這個無處不品牌的時代,無印良品卻在“淡化品牌”!昂唵巍、“純樸”、“禪意美學”。品牌悖論的背后,卻贏得了無數擁躉。好...
解讀紡服業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業提出“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口號,這充分體現渠道建設、服務終端的重要性。服裝企業如何做好渠道規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