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整合企業領導力
如何整合企業領導力?在公司董事會和公司經營管理層之間存在明確界線,
而公司治理和公司經營管理應當整合一體,這兩者看來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理念,
但在現實中,它們是公司整體中的兩個實質性部分,
把這兩者整合起來,其力量大于它們的相加之和文
凱瑟琳
K米爾斯娜通過使用聰明的狐貍、勇毅的烏龜、高傲的野兔、較真的驢子、威武的獅子和長嘴的鳥兒,希臘故事作者伊索一邊來表明粗心的人、天真的人和過度信任他人的人所作出決定的后果,而在另一邊來表明那些在領教了并且進而領會了良好建議的人所作出決定的后果。
有人告訴我們,重要的是“三思而后行”,但是同樣重要的是“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第一眼就心里有數了”,但是“你不能從封面來判斷一本書”;“把小事管好,大事自會料理自己”,但是“不要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些箴言,雖然看似彼此矛盾,但是,如果考慮到它們所在的正確場景,就會賦予新的意蘊。
區分經營管理和治理是任何組織成功的關鍵。一家公司由其董事會厘定整體戰略,設定組織總體政策,而由其經營管理層負責執行由董事會制定的目標,實施日常經營,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這兩個實體統一行動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清晰認識和欣賞對方在組織成功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結果。“在公司董事會和公司經營管理層之間存在明確界線”,而“公司治理和公司經營管理應當整合一體”,這兩者看來似乎是不可調和的理念,但在現實中,它們是公司整體當中的兩個實質性部分,把這兩者整合起來,其力量大于它們的相加之和。
了解公司是實現這一整合的重要步驟。與公司及其行業有關聯的公司董事會成員能夠更好地治理這家公司。因為公司董事會成員的時間通常是有限的,公司的經營管理人員可以確認公司董事會成員所擁有的參與公司經營管理事務的時機范圍,這種時機要便于利用,又對公司董事會成員富有吸引力。
但是,重要的是要注意這種參與并不意味著職能性介入。早期的公司董事會成員有一個特點,就是實質性介入公司的運營。公司創始人往往成為首屆公司治理管理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公司運營職責。成熟的公司董事會的成員并不辦理“瑣碎”雜事,而會努力了解公司的運營目標以及所面臨的挑戰。
公司董事會成員參與公司非營利性事務的活動可以涉及公司的營利性領域和非營利性領域。
了解公司的運營
當公司董事會成員以其時間、才智和財富來為公司服務時,他們并不一定對公司有深刻的理解。通過依照公司需求所舉行的有關公司的諸項經營活動的在線報告會,使他們熟悉公司所取得的成功、所面臨的挑戰,以及公司所設定的目標,可以減少這種局限性。公司的產品銷售、市場營銷、客戶分析、供應鏈物流、法務以及產品/項目開發等方面,是特別有助于公司董事會成員了解公司的一些領域。
可以考慮騰出董事會會議的一部分時間,或者,如果會議時間較短的話,做出單獨安排,以便專門處理公司經營方面不同的高層次問題。尼爾·尼科爾(NeilNicoll)是美國基督教青年會(YoungMen"sChristianAssociation,YMC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他說,“我們公司的美國董事會向公司所專注的青少年發展、健康生活和社會責任看齊。公司經營管理層把確保公司董事會成員獲得為作出明智決策(尤其在糖尿病預防、兒童肥胖以及青少年發展等領域)所需要的深度知識作為優先事項。該公司定期在公司董事會會議的日程安排當中加入了相應時機,以便公司董事會成員了解公司重大發展事項。
同時,公司的法律顧問應當應公司需求,為此作出相應的日程安排。
使公司董事會成員的參與融入公司交往
為公司董事會成員以非正式方式與公司經營管理層互動所創造的時機,是公司董事會成員參與對公司事務的有效方式。就餐以及社交活動,不論是處于公司董事會會議召開之前、之后或期間,都為公司董事會成員與公司經營管理層人員之間獲得對方對自己工作的認可提供了輕松自如的途徑。
公司董事會成員之間的互動也是很重要的。通過發展緊密的工作關系而帶來額外利好,意味著公司董事會成員更有能力以更高的業務水準不懷怨尤或不持惡意地穩健參與并坦率商討公司事務。大衛·蘇思勞爾(DavidSusler)是“國家物資公司”(NationalMaterialLP)副總法律顧問及全球企業法律顧問協會(AssociationofCorporateCounsel,ACC)芝加哥分會會長。他說:“會有這樣一些時刻,對異議表示同意是最好的結局。在個人層面上彼此相知的公司董事會成員能夠強烈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保持專業和個人的關系。發展個人關系的目的是使在董事會的工作有趣并且有效率。”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九種最重要的領導力
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權限范圍,給予員工足夠...
品牌,你夠個性么?
簡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種聯想。身處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天主動或被動得到的訊息并非不足,而是過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聯想的同質化...
無印良品的美學啟示
在這個無處不品牌的時代,無印良品卻在“淡化品牌”。“簡單”、“純樸”、“禪意美學”。品牌悖論的背后,卻贏得了無數擁躉。好...
解讀紡服業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業提出“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口號,這充分體現渠道建設、服務終端的重要性。服裝企業如何做好渠道規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