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營銷裝進籠子里
2014-1-22
營銷的二元性
營銷具有二元性。
一種是基于顧客利益,其核心是商品或服務,即讓商品為顧客提供最大滿足。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研究顧客需求,為顧客創造價值,提供最大、最好的滿足。一種是基于企業利益,其核心是利潤,即為股東、員工創造最大收益。
按照經典理論的說法,企業利益和顧客利益是一致的。不讓顧客滿意,不讓顧客得到滿意的利益,企業就無法實現自己的利益。這種情形是存在的,但前提是在自由競爭的市場條件下。
事實上,自由競爭的結果必然產生寡頭和壟斷。
而在一個企業能夠超越商品價值獲取超額收益時,它一定會追求超越商品的收益。此時,顧客利益與企業利益就開始發生背離,營銷就分離為基于顧客利益的營銷和基于企業利益的營銷。
基于顧客利益的營銷,著眼點在于產品或服務;基于企業利益的營銷,著眼點是利潤。而當企業把顧客當作提款機時,企業整體上就開始步入瘋狂。
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企業最看重利潤的國家。美國那些能夠對產品或服務精益求精的產業,都存留下來了。反之,都“轉移”并最終失去了。而那些超越產品或服務謀求收益的產業,在暴利之后,都對自身和世界產生了危害。
華爾街奇跡、硅谷奇跡和所謂的新經濟在短期紅火之后都化為泡沫,以至于美國不得不把重振制造業作為新的國家戰略。
德國之所以能夠在西方整體衰退的大背景下獨善其身,則得益于對產品或服務的執著。
美德都不缺品牌,不缺技術,不缺所有經濟持續發展的要素,所以境遇大不相同,完全在于對待產品或服務的態度。更深層次看,則是對待顧客、對待贏利模式的態度。
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原因是什么呢?我認為是企業對利潤的極度追求,是員工對收入的過度要求。肯德基、麥當勞、可口可樂、寶潔、吉列因為在全球面對大量的競爭者,反而基業長青;而其他曾經具有壟斷優勢的產業,包括在美國具有象征意義的汽車工業,則失去了陣地。
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對于那些曾經知名和優秀的企業來說,如果能夠真正做到把顧客利益放在首位,就沒有不掙錢的產業;把顧客利益放在首位,就沒有保不住的產業,除非有暴利的思想作祟。
對于那些具有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的企業來說,堅持市場營銷觀念絕非易事。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企業可以把自身利益置于顧客利益之上時,很少有企業能夠抵御這種誘惑。
因為營銷的二元性,就必須把營銷裝進籠子里。這個籠子對政府來說,就是不允許企業超越產品或服務,從顧客口袋里掏錢;對企業來說,就是永遠別試圖超越產品或服務,從顧客口袋里掏錢。
國民的幸福,來自物質文化生活消費的均衡。當個別行業、個別企業把大眾的消費不擇手段地引向自身、引向奢侈時,社會問題就由此產生了。很遺憾,營銷這個影響廣泛的宏觀行為,被太多的國家和政府視為純粹的微觀行為了。
經理人的資本化與職業化
市場營銷觀念及其工具對市場經濟完善,甚至對資本主義完善都曾經做出了巨大貢獻。市場營銷工具解決了大規模生產的準確性問題,使得大規模產品過剩成為歷史。對市場的準確預測和消費行為的準確把握,使得生產更為精準,管控更加有力。而市場營銷觀念則使得企業更加關注顧客利益,這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說,則是資本與顧客對價值創造的共同分享。更進一步,共產主義思潮及其遍及全球的實踐,也使得資本開始與雇員對價值創造進行一定程度的分享。美國在高福利政策引導下,走向了高工資,日本則對雇員的終身做出承諾。發達國家的高福利、高工資,引發高消費,而企業在市場營銷觀念指引下,高度重視顧客利益,也使得高消費更具品質。
同樣是在市場營銷觀念下,企業管理者對股東、員工、顧客三者利益的權重,區別也是巨大的。經典市場營銷認為,企業應該也必然會把顧客利益放在首位,但在現實中,關注顧客利益基本上是手段,而非目的。
德魯克清醒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及其潛在的危害。
他別出心裁地提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顧客,而非利潤。我甚至認為他的解釋達到了空想的程度。“任何企業的問題都不是利潤極大化,而是獲得足夠的利潤以支應經濟活動的風險,從而避免虧損”,“利潤極大化的追求是荒謬的”。但他并沒有給出企業創造顧客的最終目的是什么,自然,他提出的企業的兩項基本功能——市場營銷和創新,也因此失去了目的性:為什么要進行創新?為什么要進行市場營銷?
資本所有權與管理權的分離,創造了經理人階層。那么,經理人階層是應該職業化還是資本化?
在中國,我的判斷是經理人雖然沒有資本化,卻成為資本的附屬物。之所以沒有資本化,最根本的原因是資本市場不夠發達,資本所有者沒有脫離經營過程。現實表現是,經理人階層地位不穩定,整體上處于自保狀態。因此,其社會職能難以充分發揮。
在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職業經理人走向資本化,成為所謂的人力資本。由于其獲利的根據并非貨幣資本,他們對利益的追逐,甚至比資本更急迫、更貪婪。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斥責為貪婪的,主體上正是這個群體。
中國的貧富差距大,其實發達國家的一樣大。中國的主要問題并非貧富差距大,而是社會福利社會保障不夠公平且水平不夠高。社會財富向資本方(貨幣資本、高級人力資本)快速轉移,恰恰發生在中國企業經營和營銷提高之后。
資本的內在動力就是獲利。如何讓獲利追求局限在合理范圍內,避免讓其進入貪婪的程度,是個社會問題。
經理人的職業化,本應朝著能夠更好地處理資本、員工和顧客三者利益的方向發展,但由于經理人的職務、收入是由資本決定的,他們更容易資本化而不是社會化。
在經營觀念中,有一種社會營銷觀念,據說是比市場營銷觀念更為先進的經營觀念,但只是一種沒有得到普遍接受的理論空想。我們遺憾地看到,在現實運行中,職業經理人與資本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表現出了對自身利益更強勢的追逐。
企業家對社會的貢獻不可否認,功績不可磨滅,但如何為企業家創造一個更規范的市場環境,無論是對于企業家,還是對于社會,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這個“更規范的市場環境”,就是如何把企業的營銷行為,裝進一個“可控的籠子”里,限制其成為追逐暴利的手段。
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經在公開演講中說過,私下里,那些奉行自由經濟的世界知名經濟學家朋友,更推崇經濟的國家主義。自由的西方經濟和還不那么自由的中國經濟,都需要探索一個更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模式。
在當前國際市場環境下,由于傳統經濟理論、金融理論,甚至傳統管理理論、市場營銷理論都顯現出力不從心后的窘態,理論創新的緊迫性已經十分現實地擺到國際社會的臺面上。
回復 266366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抗“疫”,悅達家紡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開展營銷活動
疫情當下,眾多家紡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紛紛投入到抗“疫”的激戰中來,悅達家紡作為國內知名品牌,走在了行業的前沿,悅達家...
打破淡季營銷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紡公司,銷售淡旺季明顯,年復一年的波動性營銷軌跡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小的羈絆,如何才能改變這種“半年夠吃半年餓肚...
品牌,你過節了嗎?
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造節運動還在繼續。京東“6·18”大促首輪數據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單量同比去年增長超過100%。去年6...
如何讓展會營銷達到預期效果
對于一個計劃開拓地區市場或者全國市場的行業企業來說,參展可以較快的提升知名度、獲得新客戶,起到迅速推廣市場的作用。然而,...
營銷的價值在于激發用戶的購買欲
購買力是偽命題,購買欲才是王道在市場營銷中,關于購買力與購買欲的談論研究已經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購買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