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信息化2013年回顧和2014年展望
2014-3-4
紡織信息化2013年回顧和2014年展望
紡織行業當前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是行業堅持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所帶來的運行質效提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吳迪
2013年以來,盡管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我國紡織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總體保持平穩,主要運行指標雖然有增速趨緩的走勢,但基本實現了穩定增長。
回首2013
1.行業基本實現穩定增長
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較上半年略有回落。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15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1.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0.7個百分點。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額為6604.5億元,同比增長17.7%,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2.4個百分點。2013年1~8月,全國3.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796.9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844.1億元,同比增長16.3%,高于上年同期17.4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4.63%,較上年同期略提高0.17個百分點。
紡織行業當前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是行業堅持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升運行質效。加快行業信息化建設,提高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能力,創新市場營銷模式都是提升運行質效的重要途徑。
2.《行動計劃》強調發展重點
2013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簡稱《行動計劃》),要求在2018年實現信息化條件下的企業競爭能力普遍增強,信息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是紡織行業信息化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八項專項行動計劃,其中標準體系建設、示范企業推廣、中小企業服務、電子商務發展、智能生產制造、互聯網創新等都與紡織行業密切相關,都是今后幾年紡織信息化發展的重點領域。行業處于轉型升級時期,企業應該更加著力于加強自身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苦練內功,顯然是深入信息化建設的契機。而《行動計劃》必然會帶動企業增加對信息化的投入,加快信息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應用和推廣。
3.裝備智能化成重點
紡織企業的裝備提升的重點是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對于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印花領域的智能化設備有了突出進展。浙江大學、杭州宏華公司等在數碼噴印機的基礎上,開發了圖像自適應精準印花系統,可以在提花或繡花面料上,通過高精掃描、花型識別,將要噴印的花型在面料上精準對位,進行疊印印花。其產品既有繡花提花織物的層次效果,又有印花的豐富色彩,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紡織產品,并率先在十字繡行業推廣應用,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效益。
產業用紡織品是近年來發展很快的領域,但裝備智能化水平還有待提高。杭州愛科公司開發了智能產業用紡織品切割設備,按設計要求進行優化排料和快速切割,適用于大跨度大幅面的工藝要求,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游艇、汽車等軟性材料切割,節省了原材料,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紡織企業涉及多種設備和應用系統,只有實現了信息的自動采集和自動化集成,才能保證基礎數據的采集面,大幅度提高信息實時性和準確性,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最終起到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
4.管理信息化走向深入
江蘇悅達紡織集團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在前幾年建成的園區光纜等基礎設施基礎上,建設了數據中心和園區局域網,深化ERP應用。尤其在生產過程監控與管理方面,逐步建設了電能監測系統、質量監測系統、棉紡設備在線監測系統等,在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和危機管控,支撐企業生產經營模式變革等方面起到了較大作用。
山東如意集團與西安科技大學合作開發應用了面向紡織服裝制造過程的協同生產管理系統,著重解決生產計劃制定過程中的優化問題,實現了生產計劃執行過程的跟蹤監控和管理,有利于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提高了企業業務協作能力和對生產過程的精細管理能力。
5.服裝新技術成效顯著
《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第一次強調:“加強服裝企業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統和大規模定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推廣服裝和家紡企業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生產工藝技術”。一年來,人體三維測量、服裝用人體數據庫、服裝大規模定制、模板自動化等一系列新技術應用加快,成效顯著。電子商務更是成為熱點,在2012年服裝網上銷售305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又有30%以上的提升。
在當前服裝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形勢下,廣東愛斯達服飾公司將網購營銷與生產制造相銜接,開發了T恤衫、牛仔服等服裝單件定制的“智能裁縫”網絡平臺。消費者通過鍵盤輸入有關數據,網上的虛擬試衣系統有畫面顯示;平臺還提供大量的面料、色彩、圖案、款式等,消費者根據喜好選擇;最后完成確認后下單,提交到車間生產。
展望2014
1.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進入2014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紡織行業發展既具備相當的積極因素,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內需市場仍將繼續為紡織行業提供實現平穩發展的動力,但同時外需不振、棉花價差大、生產成本上升等壓力依然存在。總體上看,紡織行業有望在2014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也是有條件保持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我國紡織工業具備產業鏈配套完整和成熟的競爭優勢,與目前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的東盟和南亞國家相比較,我國多數產品在品種、質量方面仍有較為明顯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和環境的制約將形成倒逼機制,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促進企業加快調整提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分工調整對我國紡織工業發展既有挑戰,也是實現紡織強國的機遇。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走向深入,對于破解當前發展瓶頸,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加快裝備智能化進程
智能化是今后紡織裝備的重要發展方向。要開展先進制造新模式的研究應用,發展以人機智能交互為特征、面向各道紡織工序的智能制造技術。一方面努力提高單機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應用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紡紗、制造、印染、服裝生產制造設備聯網和在線監測。在此基礎上,應用云計算技術,研究“云制造”概念,構建高效的網絡共享平臺,逐步積累和整合各種設計、制造資源,形成不同的“行業云”,探索適合紡織行業的智能制造模式。
3.推動企業信息系統綜合集成應用
企業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應用是《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科技進步綱要》列出的關鍵技術之一,目的是消除信息孤島,使各種企業應用系統,如CAD、PDM、ERP、MES、SCM等,形成一個有機、高效的整體。要結合紡織各個細分行業的特點,在設計與制造集成、業務和財務銜接、管理與生產銜接、產供銷一體等領域,開展關鍵環節集成應用。先從集團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廣。
4.以電子商務促進商務模式創新
服裝紡織品網購正在蓬勃興起,各種電子商務平臺迅速發展,但是紡織企業如何在這一大潮中順勢前行?首先,企業要利用電子商務創新營銷模式,理順與傳統銷售渠道的關系,提高產品銷售的針對性和售后服務水平。其次,將電子商務與生產制造環節相銜接,支撐和帶動企業業務流程優化,提高產品制造的快速響應能力。
5.關注大數據的行業應用
大數據流行也就是最近一年多的事,但是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紡織行業的應用,最典型的莫過于服裝的精準營銷廣告。紡織企業多年來對業務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信息,產生了分析海量信息的需求。未來幾年,紡織骨干企業要在工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用大數據技術,比如電子商務的精準營銷、服裝的大規模定制,提升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產品營銷及服務等環節的決策水平和經營效率。
紡織行業當前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是行業堅持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所帶來的運行質效提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吳迪
2013年以來,盡管國內外經濟環境依然錯綜復雜,我國紡織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總體保持平穩,主要運行指標雖然有增速趨緩的走勢,但基本實現了穩定增長。
回首2013
1.行業基本實現穩定增長
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紡織全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較上半年略有回落。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153.11億美元,同比增長11.7%,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0.7個百分點。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完成額為6604.5億元,同比增長17.7%,增速較上年同期加快2.4個百分點。2013年1~8月,全國3.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796.9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高于上年同期2.5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1844.1億元,同比增長16.3%,高于上年同期17.4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為4.63%,較上年同期略提高0.17個百分點。
紡織行業當前處于一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保持穩定增長的重要基礎是行業堅持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升運行質效。加快行業信息化建設,提高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企業精細化管理能力,創新市場營銷模式都是提升運行質效的重要途徑。
2.《行動計劃》強調發展重點
2013年8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簡稱《行動計劃》),要求在2018年實現信息化條件下的企業競爭能力普遍增強,信息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有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是紡織行業信息化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八項專項行動計劃,其中標準體系建設、示范企業推廣、中小企業服務、電子商務發展、智能生產制造、互聯網創新等都與紡織行業密切相關,都是今后幾年紡織信息化發展的重點領域。行業處于轉型升級時期,企業應該更加著力于加強自身的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苦練內功,顯然是深入信息化建設的契機。而《行動計劃》必然會帶動企業增加對信息化的投入,加快信息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應用和推廣。
3.裝備智能化成重點
紡織企業的裝備提升的重點是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對于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至關重要。
印花領域的智能化設備有了突出進展。浙江大學、杭州宏華公司等在數碼噴印機的基礎上,開發了圖像自適應精準印花系統,可以在提花或繡花面料上,通過高精掃描、花型識別,將要噴印的花型在面料上精準對位,進行疊印印花。其產品既有繡花提花織物的層次效果,又有印花的豐富色彩,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紡織產品,并率先在十字繡行業推廣應用,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效益。
產業用紡織品是近年來發展很快的領域,但裝備智能化水平還有待提高。杭州愛科公司開發了智能產業用紡織品切割設備,按設計要求進行優化排料和快速切割,適用于大跨度大幅面的工藝要求,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游艇、汽車等軟性材料切割,節省了原材料,提高了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紡織企業涉及多種設備和應用系統,只有實現了信息的自動采集和自動化集成,才能保證基礎數據的采集面,大幅度提高信息實時性和準確性,實現更大范圍的信息共享,最終起到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
4.管理信息化走向深入
江蘇悅達紡織集團積極推進信息技術應用,在前幾年建成的園區光纜等基礎設施基礎上,建設了數據中心和園區局域網,深化ERP應用。尤其在生產過程監控與管理方面,逐步建設了電能監測系統、質量監測系統、棉紡設備在線監測系統等,在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和危機管控,支撐企業生產經營模式變革等方面起到了較大作用。
山東如意集團與西安科技大學合作開發應用了面向紡織服裝制造過程的協同生產管理系統,著重解決生產計劃制定過程中的優化問題,實現了生產計劃執行過程的跟蹤監控和管理,有利于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提高了企業業務協作能力和對生產過程的精細管理能力。
5.服裝新技術成效顯著
《紡織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第一次強調:“加強服裝企業信息化集成制造系統和大規模定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推廣服裝和家紡企業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生產工藝技術”。一年來,人體三維測量、服裝用人體數據庫、服裝大規模定制、模板自動化等一系列新技術應用加快,成效顯著。電子商務更是成為熱點,在2012年服裝網上銷售305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預計又有30%以上的提升。
在當前服裝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形勢下,廣東愛斯達服飾公司將網購營銷與生產制造相銜接,開發了T恤衫、牛仔服等服裝單件定制的“智能裁縫”網絡平臺。消費者通過鍵盤輸入有關數據,網上的虛擬試衣系統有畫面顯示;平臺還提供大量的面料、色彩、圖案、款式等,消費者根據喜好選擇;最后完成確認后下單,提交到車間生產。
展望2014
1.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
進入2014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錯綜復雜,紡織行業發展既具備相當的積極因素,也面臨著諸多風險挑戰。內需市場仍將繼續為紡織行業提供實現平穩發展的動力,但同時外需不振、棉花價差大、生產成本上升等壓力依然存在。總體上看,紡織行業有望在2014年繼續保持平穩增長的態勢,也是有條件保持長期可持續的發展。
我國紡織工業具備產業鏈配套完整和成熟的競爭優勢,與目前產品結構比較單一的東盟和南亞國家相比較,我國多數產品在品種、質量方面仍有較為明顯的國際競爭力。與此同時,勞動力、原材料、能源和環境的制約將形成倒逼機制,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促進企業加快調整提升。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分工調整對我國紡織工業發展既有挑戰,也是實現紡織強國的機遇。進一步推動信息化建設走向深入,對于破解當前發展瓶頸,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加快裝備智能化進程
智能化是今后紡織裝備的重要發展方向。要開展先進制造新模式的研究應用,發展以人機智能交互為特征、面向各道紡織工序的智能制造技術。一方面努力提高單機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應用物聯網等新技術,推進紡紗、制造、印染、服裝生產制造設備聯網和在線監測。在此基礎上,應用云計算技術,研究“云制造”概念,構建高效的網絡共享平臺,逐步積累和整合各種設計、制造資源,形成不同的“行業云”,探索適合紡織行業的智能制造模式。
3.推動企業信息系統綜合集成應用
企業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應用是《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科技進步綱要》列出的關鍵技術之一,目的是消除信息孤島,使各種企業應用系統,如CAD、PDM、ERP、MES、SCM等,形成一個有機、高效的整體。要結合紡織各個細分行業的特點,在設計與制造集成、業務和財務銜接、管理與生產銜接、產供銷一體等領域,開展關鍵環節集成應用。先從集團企業或行業龍頭企業試點,積累經驗,逐步推廣。
4.以電子商務促進商務模式創新
服裝紡織品網購正在蓬勃興起,各種電子商務平臺迅速發展,但是紡織企業如何在這一大潮中順勢前行?首先,企業要利用電子商務創新營銷模式,理順與傳統銷售渠道的關系,提高產品銷售的針對性和售后服務水平。其次,將電子商務與生產制造環節相銜接,支撐和帶動企業業務流程優化,提高產品制造的快速響應能力。
5.關注大數據的行業應用
大數據流行也就是最近一年多的事,但是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紡織行業的應用,最典型的莫過于服裝的精準營銷廣告。紡織企業多年來對業務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的同時,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信息,產生了分析海量信息的需求。未來幾年,紡織骨干企業要在工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應用大數據技術,比如電子商務的精準營銷、服裝的大規模定制,提升生產制造、供應鏈管理、產品營銷及服務等環節的決策水平和經營效率。
回復 267100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