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服細分行業概念可得資本市場青眼?
2014-6-10
國內紡織服裝企業的上市之路,此前大致經歷了紡織、男正裝、商務休閑男裝、運動體育用品、青春休閑裝、女裝這些大的概念板塊的上市浪潮。但對以上23家企業對比分析就可發現,當前沖刺IPO的企業開始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在大行業之后,一些更為細分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開始尋求上市;二是一些此前被認為"不差錢"的強勢女裝企業開始加入上市隊列。
20億梯隊的卓雅入隊,瑪絲菲爾們還能鎮定多久?
本報此前曾就國內女裝企業排隊IPO的情況做過一期報道。依據最新名單,23家排隊企業中女裝企業有4家。另據各方消息,太平鳥也已啟動上市程序。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女裝領軍品牌歌力思、女裝領軍企業廈門欣賀股份最新加入沖刺IPO的行列,這絕對是"重磅炸彈"。甚至可以認為,這具有指標性意義。
此前沖刺IPO的多數女裝企業,如維格娜絲、淑女屋、舒朗等,它們雖產品有一定特點,但年營收處于5-10億元的范圍,品牌實力不算很強,在國內女裝界稱不上領軍品牌。即便是被譽為"中高端女裝第一股"的朗姿股份,此前年收入不超過10億元;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39%達到了13.79億元。雖然年營收規模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品牌的實力和贏利水平,但卻是品牌強大的一個首要指標。
但事實上,在深圳等產業集群地,活躍著一批國內女裝行業的"大佬",它們是國內市場上公認的領軍品牌。這類女裝企業店鋪多為直營店,品牌定位中高端,設計風格較突出,但行事低調,一頭扎進市場,銷售業績蒸蒸日上,年銷售規模有的超過20億元。例如,瑪絲菲爾2013年的銷售額超過25億元;欣賀股份2012-2013年的營收分別為20.03億元、20.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5億元、3.63億元。
按照一些投資機構的說法,這些"大佬"們手握充裕現金流,依托自有體系穩步發展,"根本不差錢兒",其品牌是各大商場和購物中心爭相引進的"寵兒",品牌老板也是業界"牛人",見一面都很難。有些老板根本不愿意接觸投資機構,甚至抵觸跟任何資本力量的接觸,更不要談上市。
但其實,在朗姿股份成功上市后,市場便紛紛猜測下一個上市的中高端女裝會是誰。當時,業界普遍看好歌力思。因為早在2009年3月25日,歌力思便開始與資本聯姻。當時,全球私人股權"巨鱷"凱雷投資旗下專注于投資成長型企業的凱雷亞洲增長基金(CAGP),投資1.5億元人民幣給歌力思。此后,歌力思集團董事長夏國新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歌力思要著手上市,但卻遲遲未見動靜。
擁有卓雅品牌的欣賀(廈門)服飾這幾年更是成為強勢品牌,也引入高大上的資本力量。2011年12月,LVMH集團控股的私募基金LCapitalAsia與其簽署戰略投資合作協議,成為欣賀的第二大股東。這二者都給了市場很多遐想。
事實上,在投資機構和資本看來,這些品牌從長遠發展看其實仍是缺錢的。因為國外女裝企業如普拉達集團正是憑借資本力量進行多次收購兼并,經歷快速發展,最終才成為大型時裝集團。而當前國內中高端女裝市場品牌集中度仍相對分散,單個品牌集團實力相較國外仍較弱。如果不借力資本市場,后續擴張會受到挑戰。
此次二者終于開始沖擊IPO,終于打破業界對這些領軍品牌不愿涉足資本市場的看法。而這,無疑會再度引起市場遐想,如果它們當中有一個或兩個都能如愿,中高端女裝市場的競爭格局必將加速改變,其他競爭對手必將承壓,而這會不會引起其他女裝"大佬"們的震動?那么,一向鎮定自若的瑪絲菲爾、影兒們等,還將繼續鎮定多久?
夾縫中的喬丹和德爾惠
23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已過會的企業便是喬丹體育。若是換作其他品牌,到了這個階段多半都已是快要舉杯慶祝的時刻。然而,喬丹體育卻是郁悶的。
要知道,喬丹體育過會,那已是兩年多以前的2011年11月25日的事情了。但此后,美國籃球明星MichaelJordan于2012年2月宣布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使喬丹體育原本計劃于2012年3月底前掛牌上市的計劃一直拖延至今。
到了2012年5月9日,同為晉江系的競爭對手之一的貴人鳥也成功過會。此后,IPO關閘,于今年1月重啟。當時市場普遍認為,經歷漫長的等待后,喬丹體育和貴人鳥都將成為IPO"開閘"后首批放行的企業。
但事實證明,經歷漫長等待后終于放行的只有貴人鳥。1月底貴人鳥成功上市,成為A股唯一一家體育用品企業。只留下了進退兩難的喬丹體育,繼續惆悵。而它最終能否掛牌,目前看來仍是未知。
再說德爾惠,若時光退回到五六年前,德爾惠與特步、安踏等伙伴們的差距并不那么明顯。但此后,隨著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中國動向的相繼上市,它與伙伴們的差距越拉越大。再后來,連鴻星爾克、貴人鳥這些二三梯隊的品牌都已上市,德爾惠顯然不能再無動于衷了。
對于現在的德爾惠、喬丹體育來說,雖同為晉江系,但隨著伙伴們悉數上市、繼續跑馬圈地、加速渠道整合調整、推進多品牌布局未來發展,它們如果還不能上市,連與伙伴們置身同一層面競爭的資格都沒了。而就算能夠上市,也將落得與貴人鳥一樣處境尷尬。差距已然拉開,加之正處調整中的市場,想追趕同伴難度越來越大。無論如何,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闖了。
排隊企業凸顯3大細分概念
繼紡織、男裝、體育用品、青春休閑裝、女裝這些大的概念板塊的上市浪潮之后,當前尋求上市的企業開始在一些更為專業化的細分行業中涌現出來。
戶外概念--第一個較熱的概念是戶外。當前A股市場唯一一家戶外用品企業為探路者。當李寧、安踏這些大眾體育運動品牌的業績連續3年下滑、紛紛經歷關店潮的發展低谷時,探路者卻連續多年保持40%-70%%的高增長。即便是在2013年國內戶外用品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它的營收仍同比增長30.74%,達到14.45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高增47.48%,至2.49億元。榜樣的優異業績無疑給了后來者希望。
此次排隊企業中,再添1家戶外用品零售企業南京邊城體育用品。但與探路者產銷合一的模式不同,邊城體育并無自主品牌,而是專業代理經營國際戶外品牌,目前旗下經營著NORTHLAND(奧地利戶外品牌)、LOWA(德國戶外品牌)、LEKI(手杖品牌獨家代理權)3個歐洲知名戶外品牌。2011年,邊城體育與LOWA德國方續簽了LOWA品牌在華長期獨家代理協議,并與NORTHLAND奧地利方簽訂了NORTHLAND品牌百年授權協議。截至2012年底,邊城體育店鋪數超過500家,網點遍布全國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級商場與多品牌戶外店。從這一點看,這是家比較有特點的企業。
同樣打戶外概念的還有江蘇申利實業,但它非終端零售型企業,而是一家外貿出口面料企業,其主營產品為戶外休閑服面料,搖粒絨是其核心產品。公司主要客戶是美國戶外品牌哥倫比亞、美國兒童服飾品牌TCP、俄羅斯最大運動用品零售商Sportmaster、日本優衣庫以及美國戶外與工裝休閑品牌Dickies,是這些國際品牌的搖粒絨面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13年,江蘇申利營收為9.98億元,凈利潤5599.65萬元;2012年其營收為8.77億元,凈利潤5728.25萬元;2011年營收為7.24億元,凈利潤6427.21萬元。
襪子概念--第二個較熱的細分品類概念是針織,包括襪子和內衣。當前A股市場上,代表襪業概念的是浪莎股份。2013年其營收為4.378億元,凈利潤為817.29萬元。此次排隊企業中有1家主打襪業概念,為浙江健盛集團。健盛集團是一家出口企業,公司主要采用ODM、OEM模式成為岡本、伊藤忠、迪卡儂、道步、太平洋、麥德龍等國際廠商的服務制造型供應商,為其生產PUMA(彪馬)、FILA、MIZUNO、NEWBALANCE(新百倫)、LEE、LOTTO、阿迪達斯、TOMMYHILFIGER(托米)等品牌及TOPVALU、無印良品等賣場自有品牌的襪類產品。其核心產品為各類棉襪,此外還生產各類體育用襪,如高爾夫襪、滑雪襪、網球襪、跑步襪等。2011-2013年,其營收分別為3.97億元、4.45億元、5.5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67.16萬元、6530.55萬元、7543.65萬元;產品外銷比例分別為94.08%、93.11%、86.44%。
襪業作為我國具有一定優勢的細分針織產業,未來"龍頭"企業仍有成長空間。從營收規模看,浙江健盛已大于浪莎股份,尤其這幾年的是贏利水平,高于浪莎股份。但相較浪莎、浙江夢娜、海寧耐爾、浙江情怡等國內幾家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品牌,以出口為主的浙江健盛在國內市場知名度有限。況且,從這幾年情況看,外貿主導型企業過會概率非常小,不知浙江健盛能否有意外收獲。
內衣概念--國內內衣企業(包括傳統內衣與文胸企業)雖數量眾多,但總體看單體企業規模相較大裝企業偏小,A股市場目前也沒有一家主打內衣概念的上市公司。代表內衣概念的,是港股上市公司安莉芳。
此次排隊企業中出現1家內衣企業,江蘇AB集團。但不同于安莉芳以女士文胸產品為主,AB集團是一家集織、染、成衣于一體的傳統內衣企業集團,公司擁有自主內衣品牌AB、A&B、T6,產品主要包括功能性內衣、純棉絲光內衣、純棉絲光背心、棉萊卡內衣、保暖內衣、莫黛爾家居休閑服、兒童內衣等20多個系列,在國內傳統內衣市場占有率約為9%左右。
但是,相較傳統內衣概念,當前資本市場更加青睞以女士文胸為主的內衣概念。據記者了解,一些投資機構對國內領先的文胸品牌進行積極跟蹤和接觸。在這些投資機構眼中,文胸行業是繼中高端女裝行業后又一個值得投資的具有高成長性的的行業。
數據也能對此印證。2013年,港股安莉芳營收為22.35億港元,同比增加12%,這已是安莉芳自上市以來連續7年實現雙位數的營業額增長;凈利潤為1.98億港元,同比增加8.07%。截至2013年末,其終端網點共2272個,其中專柜及專賣店數目分別為2082、190個,其中2013年零售點數目凈增加151家。
但與中高端女裝行業的情況有一些類似,文胸行業幾大知名品牌如歐迪芬、愛慕等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企業現金流較好,依靠自有資金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尚無上市意愿。
小豬班納IPO折戟,童企博弈"大佬"壓力重重
國內服裝市場上,在內衣、戶外兩片"藍海"之外,童裝也是公認的新增長點。尤其是國家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后,更是賦予童裝市場新機遇。置身其中的童裝企業當然希望緊抓新一輪市場機會,樹立"龍頭"地位。
本輪排隊企業中,一度有1家專業童裝企業廣東小豬班納服飾,同時有1家婦嬰童用品企業,金發拉比婦嬰童。同時有兩家兒童用品企業沖刺IPO,這在此前從未有過。但很不幸,5月12日小豬班納被終止審查。資料顯示,小豬班納服飾旗下有小豬班納、朋庫一代、愛兒赫瑪3個童裝品牌,目前有2000多家連鎖店。
相較之下,金發拉比婦嬰童更有特點,更具競爭優勢。該公司旗下擁有拉比、下一代、貝比拉比3個自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嬰幼兒服飾棉品(內著服飾、外出服飾、家居棉品)、嬰幼兒日用品(寢具、哺育、衛浴、洗護用品)及孕產婦用品等。其中,拉比定位中高檔,全產品線覆蓋;下一代定位為中檔,產品種類以服飾棉品為主;貝比拉比以嬰幼兒洗護用品為主。
依據Frost&Sullivan的調查,只有麗嬰房、開曼東凌(主要品牌為"黃色小鴨")、金發拉比、好孩子等企業實現了嬰幼兒服飾棉品和日用品的全產品線覆蓋,其中內地完全經營自有品牌的企業僅有金發拉比。2011~2013年,金發拉比營收分別為2.56億元、3.33億元、3.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920萬元、6902萬元、8737萬元。截至2013年末,其銷售網點為1005家。
由此看,在小豬班納折戟后,只剩金發拉比這1家與兒童用品概念相關的企業,這或許能為它帶來希望。
但總體來看,當前的童裝市場壓力重重。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批領軍上市企業紛紛跨界進軍童裝領域,持續加大投資以求帶來高收益,童裝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專業童裝企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上市難度也加大。
童裝領域最大受益者當屬森馬股份。絕大多數童裝企業原本規模偏小,品牌區域性較強,此前并無一家全國性的領軍童裝品牌。但這幾年,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快速成長為國內童裝行業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同時,森馬還持續加碼童裝市場,2013年宣布代理意大利中高端童裝品牌Sarabanda和Minibanda,以多品牌布局多層次的童裝市場。依據其轉型計劃,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在童裝領域投入。2013年,森馬旗下童裝業務實現營收25.35億元,同比增長19.9%,巴拉巴拉在全國的門店達3471家。超過25億元的業務規模,這可以抵得上幾家、甚至十幾家、幾十家中小型童裝企業每年的銷售總和。
此外,美邦服飾、七匹狼、李寧、361度、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公司均進軍童裝市場,且都有不錯的增長。例如,2010年進軍童裝市場的361度,2012年童裝產品的銷售收入便同比大增97.7%,達到3.7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7.5%;2013年其銷售額繼續同比增長13.6%達到4.5億元,占總營業額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11.7%,零售門店也由1590家增至1858間。2013年,包含特步兒童、XTOP產品系列的其他業務收入約為1.628億元,較2012年的7580萬元大幅增長114.9%,成為集團新的增長點,其兒童產品銷售網點增加150家。
可以發現,領軍上市企業憑借主品牌的知名度、既有的廣泛零售網點以及資本力量、人才吸引力等綜合優勢,一旦進軍童裝市場便迅速發力,短短幾年銷售額便呈幾何倍數增長,迅速達到上億元、甚至幾億元。這一擴張速度遠非專業的童裝企業所能比擬。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當"大佬們"都紛紛玩起童裝,童裝企業的發展空間便被迅速擠壓。而此次,小豬班納的IPO折戟,無疑更是給本就不樂觀的形勢再蒙上一層陰影。
20億梯隊的卓雅入隊,瑪絲菲爾們還能鎮定多久?
本報此前曾就國內女裝企業排隊IPO的情況做過一期報道。依據最新名單,23家排隊企業中女裝企業有4家。另據各方消息,太平鳥也已啟動上市程序。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女裝領軍品牌歌力思、女裝領軍企業廈門欣賀股份最新加入沖刺IPO的行列,這絕對是"重磅炸彈"。甚至可以認為,這具有指標性意義。
此前沖刺IPO的多數女裝企業,如維格娜絲、淑女屋、舒朗等,它們雖產品有一定特點,但年營收處于5-10億元的范圍,品牌實力不算很強,在國內女裝界稱不上領軍品牌。即便是被譽為"中高端女裝第一股"的朗姿股份,此前年收入不超過10億元;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39%達到了13.79億元。雖然年營收規模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品牌的實力和贏利水平,但卻是品牌強大的一個首要指標。
但事實上,在深圳等產業集群地,活躍著一批國內女裝行業的"大佬",它們是國內市場上公認的領軍品牌。這類女裝企業店鋪多為直營店,品牌定位中高端,設計風格較突出,但行事低調,一頭扎進市場,銷售業績蒸蒸日上,年銷售規模有的超過20億元。例如,瑪絲菲爾2013年的銷售額超過25億元;欣賀股份2012-2013年的營收分別為20.03億元、20.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5億元、3.63億元。
按照一些投資機構的說法,這些"大佬"們手握充裕現金流,依托自有體系穩步發展,"根本不差錢兒",其品牌是各大商場和購物中心爭相引進的"寵兒",品牌老板也是業界"牛人",見一面都很難。有些老板根本不愿意接觸投資機構,甚至抵觸跟任何資本力量的接觸,更不要談上市。
但其實,在朗姿股份成功上市后,市場便紛紛猜測下一個上市的中高端女裝會是誰。當時,業界普遍看好歌力思。因為早在2009年3月25日,歌力思便開始與資本聯姻。當時,全球私人股權"巨鱷"凱雷投資旗下專注于投資成長型企業的凱雷亞洲增長基金(CAGP),投資1.5億元人民幣給歌力思。此后,歌力思集團董事長夏國新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歌力思要著手上市,但卻遲遲未見動靜。
擁有卓雅品牌的欣賀(廈門)服飾這幾年更是成為強勢品牌,也引入高大上的資本力量。2011年12月,LVMH集團控股的私募基金LCapitalAsia與其簽署戰略投資合作協議,成為欣賀的第二大股東。這二者都給了市場很多遐想。
事實上,在投資機構和資本看來,這些品牌從長遠發展看其實仍是缺錢的。因為國外女裝企業如普拉達集團正是憑借資本力量進行多次收購兼并,經歷快速發展,最終才成為大型時裝集團。而當前國內中高端女裝市場品牌集中度仍相對分散,單個品牌集團實力相較國外仍較弱。如果不借力資本市場,后續擴張會受到挑戰。
此次二者終于開始沖擊IPO,終于打破業界對這些領軍品牌不愿涉足資本市場的看法。而這,無疑會再度引起市場遐想,如果它們當中有一個或兩個都能如愿,中高端女裝市場的競爭格局必將加速改變,其他競爭對手必將承壓,而這會不會引起其他女裝"大佬"們的震動?那么,一向鎮定自若的瑪絲菲爾、影兒們等,還將繼續鎮定多久?
夾縫中的喬丹和德爾惠
23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已過會的企業便是喬丹體育。若是換作其他品牌,到了這個階段多半都已是快要舉杯慶祝的時刻。然而,喬丹體育卻是郁悶的。
要知道,喬丹體育過會,那已是兩年多以前的2011年11月25日的事情了。但此后,美國籃球明星MichaelJordan于2012年2月宣布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使喬丹體育原本計劃于2012年3月底前掛牌上市的計劃一直拖延至今。
到了2012年5月9日,同為晉江系的競爭對手之一的貴人鳥也成功過會。此后,IPO關閘,于今年1月重啟。當時市場普遍認為,經歷漫長的等待后,喬丹體育和貴人鳥都將成為IPO"開閘"后首批放行的企業。
但事實證明,經歷漫長等待后終于放行的只有貴人鳥。1月底貴人鳥成功上市,成為A股唯一一家體育用品企業。只留下了進退兩難的喬丹體育,繼續惆悵。而它最終能否掛牌,目前看來仍是未知。
再說德爾惠,若時光退回到五六年前,德爾惠與特步、安踏等伙伴們的差距并不那么明顯。但此后,隨著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中國動向的相繼上市,它與伙伴們的差距越拉越大。再后來,連鴻星爾克、貴人鳥這些二三梯隊的品牌都已上市,德爾惠顯然不能再無動于衷了。
對于現在的德爾惠、喬丹體育來說,雖同為晉江系,但隨著伙伴們悉數上市、繼續跑馬圈地、加速渠道整合調整、推進多品牌布局未來發展,它們如果還不能上市,連與伙伴們置身同一層面競爭的資格都沒了。而就算能夠上市,也將落得與貴人鳥一樣處境尷尬。差距已然拉開,加之正處調整中的市場,想追趕同伴難度越來越大。無論如何,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闖了。
排隊企業凸顯3大細分概念
繼紡織、男裝、體育用品、青春休閑裝、女裝這些大的概念板塊的上市浪潮之后,當前尋求上市的企業開始在一些更為專業化的細分行業中涌現出來。
戶外概念--第一個較熱的概念是戶外。當前A股市場唯一一家戶外用品企業為探路者。當李寧、安踏這些大眾體育運動品牌的業績連續3年下滑、紛紛經歷關店潮的發展低谷時,探路者卻連續多年保持40%-70%%的高增長。即便是在2013年國內戶外用品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它的營收仍同比增長30.74%,達到14.45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高增47.48%,至2.49億元。榜樣的優異業績無疑給了后來者希望。
此次排隊企業中,再添1家戶外用品零售企業南京邊城體育用品。但與探路者產銷合一的模式不同,邊城體育并無自主品牌,而是專業代理經營國際戶外品牌,目前旗下經營著NORTHLAND(奧地利戶外品牌)、LOWA(德國戶外品牌)、LEKI(手杖品牌獨家代理權)3個歐洲知名戶外品牌。2011年,邊城體育與LOWA德國方續簽了LOWA品牌在華長期獨家代理協議,并與NORTHLAND奧地利方簽訂了NORTHLAND品牌百年授權協議。截至2012年底,邊城體育店鋪數超過500家,網點遍布全國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級商場與多品牌戶外店。從這一點看,這是家比較有特點的企業。
同樣打戶外概念的還有江蘇申利實業,但它非終端零售型企業,而是一家外貿出口面料企業,其主營產品為戶外休閑服面料,搖粒絨是其核心產品。公司主要客戶是美國戶外品牌哥倫比亞、美國兒童服飾品牌TCP、俄羅斯最大運動用品零售商Sportmaster、日本優衣庫以及美國戶外與工裝休閑品牌Dickies,是這些國際品牌的搖粒絨面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13年,江蘇申利營收為9.98億元,凈利潤5599.65萬元;2012年其營收為8.77億元,凈利潤5728.25萬元;2011年營收為7.24億元,凈利潤6427.21萬元。
襪子概念--第二個較熱的細分品類概念是針織,包括襪子和內衣。當前A股市場上,代表襪業概念的是浪莎股份。2013年其營收為4.378億元,凈利潤為817.29萬元。此次排隊企業中有1家主打襪業概念,為浙江健盛集團。健盛集團是一家出口企業,公司主要采用ODM、OEM模式成為岡本、伊藤忠、迪卡儂、道步、太平洋、麥德龍等國際廠商的服務制造型供應商,為其生產PUMA(彪馬)、FILA、MIZUNO、NEWBALANCE(新百倫)、LEE、LOTTO、阿迪達斯、TOMMYHILFIGER(托米)等品牌及TOPVALU、無印良品等賣場自有品牌的襪類產品。其核心產品為各類棉襪,此外還生產各類體育用襪,如高爾夫襪、滑雪襪、網球襪、跑步襪等。2011-2013年,其營收分別為3.97億元、4.45億元、5.5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67.16萬元、6530.55萬元、7543.65萬元;產品外銷比例分別為94.08%、93.11%、86.44%。
襪業作為我國具有一定優勢的細分針織產業,未來"龍頭"企業仍有成長空間。從營收規模看,浙江健盛已大于浪莎股份,尤其這幾年的是贏利水平,高于浪莎股份。但相較浪莎、浙江夢娜、海寧耐爾、浙江情怡等國內幾家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品牌,以出口為主的浙江健盛在國內市場知名度有限。況且,從這幾年情況看,外貿主導型企業過會概率非常小,不知浙江健盛能否有意外收獲。
內衣概念--國內內衣企業(包括傳統內衣與文胸企業)雖數量眾多,但總體看單體企業規模相較大裝企業偏小,A股市場目前也沒有一家主打內衣概念的上市公司。代表內衣概念的,是港股上市公司安莉芳。
此次排隊企業中出現1家內衣企業,江蘇AB集團。但不同于安莉芳以女士文胸產品為主,AB集團是一家集織、染、成衣于一體的傳統內衣企業集團,公司擁有自主內衣品牌AB、A&B、T6,產品主要包括功能性內衣、純棉絲光內衣、純棉絲光背心、棉萊卡內衣、保暖內衣、莫黛爾家居休閑服、兒童內衣等20多個系列,在國內傳統內衣市場占有率約為9%左右。
但是,相較傳統內衣概念,當前資本市場更加青睞以女士文胸為主的內衣概念。據記者了解,一些投資機構對國內領先的文胸品牌進行積極跟蹤和接觸。在這些投資機構眼中,文胸行業是繼中高端女裝行業后又一個值得投資的具有高成長性的的行業。
數據也能對此印證。2013年,港股安莉芳營收為22.35億港元,同比增加12%,這已是安莉芳自上市以來連續7年實現雙位數的營業額增長;凈利潤為1.98億港元,同比增加8.07%。截至2013年末,其終端網點共2272個,其中專柜及專賣店數目分別為2082、190個,其中2013年零售點數目凈增加151家。
但與中高端女裝行業的情況有一些類似,文胸行業幾大知名品牌如歐迪芬、愛慕等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企業現金流較好,依靠自有資金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尚無上市意愿。
小豬班納IPO折戟,童企博弈"大佬"壓力重重
國內服裝市場上,在內衣、戶外兩片"藍海"之外,童裝也是公認的新增長點。尤其是國家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后,更是賦予童裝市場新機遇。置身其中的童裝企業當然希望緊抓新一輪市場機會,樹立"龍頭"地位。
本輪排隊企業中,一度有1家專業童裝企業廣東小豬班納服飾,同時有1家婦嬰童用品企業,金發拉比婦嬰童。同時有兩家兒童用品企業沖刺IPO,這在此前從未有過。但很不幸,5月12日小豬班納被終止審查。資料顯示,小豬班納服飾旗下有小豬班納、朋庫一代、愛兒赫瑪3個童裝品牌,目前有2000多家連鎖店。
相較之下,金發拉比婦嬰童更有特點,更具競爭優勢。該公司旗下擁有拉比、下一代、貝比拉比3個自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嬰幼兒服飾棉品(內著服飾、外出服飾、家居棉品)、嬰幼兒日用品(寢具、哺育、衛浴、洗護用品)及孕產婦用品等。其中,拉比定位中高檔,全產品線覆蓋;下一代定位為中檔,產品種類以服飾棉品為主;貝比拉比以嬰幼兒洗護用品為主。
依據Frost&Sullivan的調查,只有麗嬰房、開曼東凌(主要品牌為"黃色小鴨")、金發拉比、好孩子等企業實現了嬰幼兒服飾棉品和日用品的全產品線覆蓋,其中內地完全經營自有品牌的企業僅有金發拉比。2011~2013年,金發拉比營收分別為2.56億元、3.33億元、3.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920萬元、6902萬元、8737萬元。截至2013年末,其銷售網點為1005家。
由此看,在小豬班納折戟后,只剩金發拉比這1家與兒童用品概念相關的企業,這或許能為它帶來希望。
但總體來看,當前的童裝市場壓力重重。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批領軍上市企業紛紛跨界進軍童裝領域,持續加大投資以求帶來高收益,童裝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專業童裝企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上市難度也加大。
童裝領域最大受益者當屬森馬股份。絕大多數童裝企業原本規模偏小,品牌區域性較強,此前并無一家全國性的領軍童裝品牌。但這幾年,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快速成長為國內童裝行業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同時,森馬還持續加碼童裝市場,2013年宣布代理意大利中高端童裝品牌Sarabanda和Minibanda,以多品牌布局多層次的童裝市場。依據其轉型計劃,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在童裝領域投入。2013年,森馬旗下童裝業務實現營收25.35億元,同比增長19.9%,巴拉巴拉在全國的門店達3471家。超過25億元的業務規模,這可以抵得上幾家、甚至十幾家、幾十家中小型童裝企業每年的銷售總和。
此外,美邦服飾、七匹狼、李寧、361度、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公司均進軍童裝市場,且都有不錯的增長。例如,2010年進軍童裝市場的361度,2012年童裝產品的銷售收入便同比大增97.7%,達到3.7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7.5%;2013年其銷售額繼續同比增長13.6%達到4.5億元,占總營業額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11.7%,零售門店也由1590家增至1858間。2013年,包含特步兒童、XTOP產品系列的其他業務收入約為1.628億元,較2012年的7580萬元大幅增長114.9%,成為集團新的增長點,其兒童產品銷售網點增加150家。
可以發現,領軍上市企業憑借主品牌的知名度、既有的廣泛零售網點以及資本力量、人才吸引力等綜合優勢,一旦進軍童裝市場便迅速發力,短短幾年銷售額便呈幾何倍數增長,迅速達到上億元、甚至幾億元。這一擴張速度遠非專業的童裝企業所能比擬。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當"大佬們"都紛紛玩起童裝,童裝企業的發展空間便被迅速擠壓。而此次,小豬班納的IPO折戟,無疑更是給本就不樂觀的形勢再蒙上一層陰影。
回復 26972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