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創新使得中國成批涌現“阿里巴巴”
對于近期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國內感嘆阿里巴巴是中國企業的句號,感嘆馬云是中國首富拋物線的頂部。筆者認為,阿里巴巴雖然是中國企業IPO融資最大,超過工商銀行、中移動,但是,將來中國會涌現出成批阿里巴巴這種規模的大型企業上市,但是需要靠綜合創新。
一談到創新,國內國際就認為中國教育不利于創新,實際上,教育創新未必就等于企業能夠創新。日本、美國教育的學生,直接動手能力比中國強,但是日美企業均阻礙企業推出新產品,怕這樣奪走市場上企業自己暢銷產品的蛋糕,而創新產品樣品變成成批商品需要一些投入,這被企業認為吃力不討好,因為老產品一樣是市場的寵兒,何必自己打死自己少賺利潤呢?
結果,日本家電企業整體衰退,手機、半導體、電視機、太陽能落后于中國。美國也是如此,導致高鐵、太陽能等落后于中國。
所以,筆者對全球四大會計所之一的安永全球主席溫伯格說的:“美國教育更傾向于教授判斷問題、解決難題的方法。此外,美國的高中生便可參加企業家通道。可見,合適的教育體系可以滋養企業家精神!
筆者并不知道學生擁有創新精神、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能促進企業家精神,就像上文所以,企業現在的產品就是呼風喚雨的產品,難道有必要自我推翻自己嗎?
不過,筆者贊同溫伯格說的貿易增長10%就能促進收入增長4%的觀點,如何促進貿易流通的確是個有意義的問題。中國的高鐵大大強于美國,中國的快遞也大大強于美國,所以,中國的網絡銷售強于美國是馬上就會實現的。中國現在的三四五線城市的網絡個人賬號購買力已經大大超過一線城市了,這是因為內地一個人代替許多人的聯合購買的緣故,由于內地人口基數大,所以,未來5年中國網購的重頭戲在三四五線城市。
筆者認為,不要把創新歸結為到著名電商平臺去設立窗口,可以在互聯網設立窗口,也可以設立獨家網站,由于流量比較少,僅僅起著展示圖片、文字、聯絡、介紹的窗口,筆者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實際上,只要企業一出名,企業官網的流量就會巨大。
問題是,如果讓企業出名,筆者認為,通過銷售創新、渠道創新、服務創新、品牌創新、包裝創新、營銷創新、服裝款式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等等,就基本上能夠讓企業業績大增。從筆者對創新的研究來看,銷售創新能夠讓收入年新增50%,渠道創新能夠讓企業年收入新增100%,制造創新能夠讓企業年收入新增300%,服務創新能讓企業年收入帶來新增100%,服裝款式創新能夠帶來企業年收入新增100%,等等。如果對企業的銷售、渠道、服務、制造、包裝等進行全方位創新,有可能產生年收入新增700%-1000%。
很明顯,中國創新被引導進技術創新的單一道路,而這方面并不是中國的特長,相反,這些不同方面的創新一起開工,將能帶給企業年收入新增700%-1000%的爆棚業績。任何企業,通過假以時日的一攬子培訓,必定能夠成為阿里巴巴這樣的年收入業績巨頭,那么將來上市融資成功阿里巴巴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中國通過這種一攬子整體創新武裝企業,那么成批出籠阿里巴巴這種大型巨頭企業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綜上所述,中國只要避開單一的技術創新羊腸小道,通過綜合性創新,即同時進行銷售創新、渠道創新、服務創新、包裝創新、品牌創新、產品創新、營銷創新的總量效果,能夠讓一個企業突然年新增收入或凈利潤新增700%-1000%,也即年新增7倍-10倍的收入或利潤額,假以時日,這才是中國成批出籠阿里巴巴的綜合創新戰略。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九種最重要的領導力
管理者該如何做好授權呢?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權力和責任的統一。即,在向員工授權時,既定義好相關工作的權限范圍,給予員工足夠...
品牌,你夠個性么?
簡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種聯想。身處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天主動或被動得到的訊息并非不足,而是過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聯想的同質化...
無印良品的美學啟示
在這個無處不品牌的時代,無印良品卻在“淡化品牌”!昂唵巍、“純樸”、“禪意美學”。品牌悖論的背后,卻贏得了無數擁躉。好...
解讀紡服業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業提出“渠道為王”“決勝終端”的口號,這充分體現渠道建設、服務終端的重要性。服裝企業如何做好渠道規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