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回歸 棉企“日子不好過”
自2014年起,持續了三年的臨時收儲政策結束,棉價開始直面市場的考驗。今年棉花收購價格比去年平均每斤低1.3元,持續下跌的棉價讓以國產棉為主的棉紡織企業生產成本得以回落。我市棉企能否迎來復蘇期?
回望三年倒差價小棉企破產
"我現在連棉花多少錢一斤都不知道。"12月10日,利津縣曾經營一家小型棉花加工廠的李先生無奈地對記者表示:"因為行業不景氣,我早已退出棉花加工行業。"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為了保障棉農利益,國家實行臨時棉花收儲政策,保證了棉花的價格與銷路。2011年以來近四年的棉花收購平均價格分別為3.5元/斤、4元/斤、4.4元/斤、3.1元/斤。而同期國際市場棉價持續走低,導致國內外棉花差價不斷擴大。從2011年9月的每噸差價1000元,擴大到2013年的每噸相差6000元,國內棉價比國際市場高出約45%。因外棉價格較國內棉價低,國內外棉價倒差成為我市有配額的紡織企業大量使用外棉的原因之一。而沒有配額或者配額分配量不足的紡織企業只能從現貨市場或者國家儲備棉出庫銷售中采購皮棉,采購價格較外棉價格高,導致這部分企業生產成本明顯高于使用外棉的企業,并高于國外同類產品。"這讓國內的棉紡織產品不具備國際競爭力。"天鑫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增國分析道。再加上市場需求不旺,國內紡織業處于持續低迷的狀況。
日前,市價格監測中心采取走訪、座談結合調查問卷等多種形式,對利津、墾利兩縣8個村的40個農戶,怡興、信義、匯豐、華杰4家加工企業及雅美、三洋、宏遠、半球4家紡織企業進行了重點調研。調查中,三級皮棉市場價在13400元/噸,但銷售總成本已經達到了13700元/噸,每噸虧損300元。
今年部分加工企業資金短缺,資金缺口較大,融資壓力巨大。多數企業屬于民間自籌借貸,貸款利率較高,最高月利息達到2分,較高的利息支付擠占了生產利潤,能夠賺出貸款利息成為棉花企業的生產期望。
根據市價格監測中心調查結果,東營市棉企處于低迷期。據棉企反映,受國際經濟不景氣以及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影響,今年棉紗價格持續下跌,皮棉銷售遲緩,東營市絕大部分棉企都處在虧損邊緣。
根據東營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目前我市共有棉花紡織服裝企業56家,其中上規模的有23家。我市紡織服裝業總體維持平淡態勢,10月份經營狀況較9月份略有好轉。大中型企業訂單情況良好,小型企業訂單量較少,經營狀況堪憂。企業多數采取降價策略緩解庫存壓力,企業利潤率有所下滑。
利好棉價回歸市場成本下降
"棉價下跌,我們的生產成本降低了,選擇余地也大了。"12月10日,東營市宏遠紡織有限公司采購部經理對記者表示,棉價重回市場調節機制,讓以國產棉為主的棉紡織企業受益。目前我市棉企根據出品的產品不同,使用的棉花來源有所不同,一般使用的是新疆棉、地產棉、進口棉。東營市宏遠紡織有限公司以新疆棉與本地棉為主,本地棉占到70%左右。
該采購經理對記者稱,三級皮棉目前市場價在13000元/噸左右,比去年同期每噸便宜約7000元,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以月需求量20噸計算,每月僅皮棉成本就節約14萬。棉價跌了,對以國產棉為主要生產原料的棉紡織企業來說,可謂直接受益。
市價格監測中心通過實地調研了解到,棉紡織企業應該是棉價下跌最直接的受益方。由于今年棉價持續下跌,紡織企業生產成本得以回落。從我市宏遠紡織有限公司反映的數據來看,棉花收購價格較去年下降2成左右。
現狀行業低迷倒逼企業轉型
今年棉價下跌,對于紡織企業來說本來應該是件好事,原材料價格降低了,意味著采購成本的直接下降,利潤就會增加。這是否意味著我市紡織服裝業迎來復蘇?
"我們的日子并不好過。"利津雅美紡織有限公司在我市屬于規模較大的棉紡織企業,12月10日,雅美紡織有限公司王經理告訴記者,他們的原材料中30%依靠本地棉,另外的70%主要依靠進口棉。今年購入的本地三級皮棉價格在13000元/噸左右,這個價格與棉價最高的2010年27000元/噸的價格相比便宜了一半多。但據王經理介紹,皮棉價格下降了,生產成本看似好像降低了,但由于棉紡織品市場趨于飽和,需求不旺,產品價格大幅"跳水",企業并未因棉價下跌獲益太多。
雖然現在棉價跌至五年來的最低價,但棉價低位運行,棉紡織企業的日子卻并不好過:"去年這個時候我們產品庫存是800多噸,今年的庫存到了1200多噸,是去年的1.5倍,產品賣不出去占著成本。"王經理回憶說,相比近幾年的情況,2009年、2010年時他們的日子更好過一些,2010年時雖然棉價較高,但相應的產品價格也高,市場需求量也要比現在多,企業盈利狀況比現在好很多。
今年對棉紡織業來說并不輕松。分析認為,在國際棉花市場供過于求、國產棉成本居高不下、國家棉花儲備過高的背景下,我國實施棉花價格"新政",希望以此促使長期低迷的棉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提高國內棉花的質量,縮減國內外棉價差,增加國內紡織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紡織行業低迷的形勢督促企業轉型升級。"廣饒縣天鑫棉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增國認為,棉企只有從原來的低端產品向高附加值、高端產品的轉變,才能提高競爭力。
據悉,2015年我國將根據供需形勢妥善安排棉花進口,除發放加入世貿組織承諾的89.4萬噸關稅配額外,原則上不增加發放進口配額,引導國內紡織企業多使用國產棉花。利津縣一家規模紡織服裝業采購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自己公司99%使用進口棉,對公司來說,他擔心明年依然是形勢嚴峻的一年。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