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遷持續進行 鄭州家紡市場路在何方
隨著鄭州市三環內市場外遷方案的實施,市場外遷已經成為當下鄭州曝光率最高的商業詞匯之一。
鄭州作為老的紡織業工業城市,紡織品經營貿易至今仍然是鄭州傳統商業的主要特色之一,也是鄭州商業最具活力的商業體之一。紡織品市場的外遷,自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家紡作為紡織行業的主要業種,已然成為未來紡織行業發展的新亮點。
面對市場外遷的形勢,市內家紡市場具體情況如何?家紡承接項目進展又如何?對此,我們進行了一番走訪。
行業格局
家紡業往西發展是趨勢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3年,河南省55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年產值2000萬元以下中小企業不在統計之列)實現主營收入91.1億元,同比增長13.6%,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4年1——4月,58家規模以上家紡企業實現主營收入29.3億元,同比增長10.2%,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這已從鄭州家紡市場經營狀況中得到體現。
“要想發,搞批發;要想富,就賣布。”這是鄭州紡織大世界當年的流行語。當時市場商戶最多時有2000多戶,商戶生意好得不得了。紡織大世界當時是中西部最大的紡織品批發市場,年交易額曾達15億多元。
隨著4月底鄭州紡織大世界的商戶搬遷完畢,商戶逐漸被分流,鄭州紡織大世界一家獨大的局面已成歷史。
在元通紡織城,我們見到了原紡織大世界的商戶杜女士,“想著搬到這兒能一步到位,這兒的硬件條件比較好。”
元通集團副總裁、鄭州元通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建軍說,原紡織大世界的商戶有600多戶遷入元通。
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目前,鄭州的家紡中心向四環以外的西部轉移。
“鄭州有家紡商戶2000余戶,西部現有900余戶,可容納2000戶,北部和東部各300戶,南部有500戶,市區有散戶300家。”和不少紡織業內人士“西紡織”的觀點一樣,曹建軍說,“鄭州早有‘東建材、西紡織、南食品、北汽配’的市場格局之說。借助鄭上新區的政策偏移,專家預測未來3到5年,西部會有大發展,家紡業往西發展是趨勢。”
在河南省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徐博看來,隨著批發市場外遷工作的推進,鄭州家紡業形成了以西為主、北次之的行業格局。
市場外遷
需要更好的承接服務平臺
據了解,在鄭州市2014年市場外遷方案中,今年有54個市場將遷出城區四環內。
事實上,不僅是行政力量助推市場外遷,鄭州城市化功能的升級,也是促使市場外遷的內在原因。據介紹,2014年,鄭州市政府加大對全市城中村改造及市區道路工程的建設,惠濟區的老鴉陳村被列其中,這必將影響到部分紡織品經營商戶。
位于惠濟區江山路的某床品批發市場,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市場,共有商戶160余戶。日前,該市場的對面和北側都正在拆遷,原來是江山路正在擴寬,這對市場經營十分不利。
該市場的商戶陳先生說:“隨著江山路外擴,我們不得不考慮外遷。現在市場的店鋪空間小,不能有效展示產品,硬件配套設施差,市場運營落后,嚴重制約商戶經營。原本就不特別理想的經營場所面臨拆遷,使得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市場的未來。現在很多商戶都開始尋找出路但是毫無頭緒。我們也去考察了一些地方,但有的地方區域發展不成熟,有的沒有政府下發的外遷承接地文件,萬一再拆遷我們還得搬家。同時也害怕其他家紡市場興起把我們給邊緣化了,對此我們非常糾結。”
鄭州市區某床品批發市場一商戶對記者表示:“由于政府對老市場所在的道路升級改造,老市場面臨著外遷,自己在這里經營生意二十幾年了,突然要搬走,心里雖然戀戀不舍,可是,市場外遷是發展的必然。”
很顯然,選擇新的經營落腳點,已成為外遷商戶最為關心的核心話題。
市場已經達成共識。選擇更智能的承接服務平臺、更具競爭力的服務承接地,已成為外遷商家的集體行動。
市場現狀
商戶急需尋找一個新市場
在這種情況下,城區四環內的商戶選擇哪個承接服務平臺,成為重大課題。畢竟,只有更好的承接服務平臺才能帶來新的更大的商機。
原來只知道西四環區域是政府指定市場承接地,這段時間又在南三環冒出來一個政府指定家紡外遷承接地新市場,這讓商戶十分困惑,“都不知道該去哪里好了,現在我們急切需要尋找一個新市場可以集中經營,盡早將生意穩定下來。”
我們經過多方詢問,才找到這家位于南三環的“政府指定家紡外遷承接地”新市場。在現場,我們并沒有看到外遷承接地的授牌,通過手機上網搜尋“政府指定家紡市場外遷承接地”名稱,也沒找到相關依據。
對此,我們電話采訪了鄭州市場外遷辦主任龔旭。他明確指出:“該項目不是政府指定家紡市場承接地,對外宣稱‘政府指定家紡市場承接地’屬違規行為,我們已責令該市場限期整改。政府指定承接市場都會有批文,在政府網站上也可以查到,請廣大家紡商戶以及消費者擦亮眼睛。”
同時,他還告訴我們,2015年底前政府規劃四環以內所有批發市場都要外遷至四環以外,以后四環內不再新建商品交易批發市場和倉儲物流項目。
那么,政府指定家紡市場承接地到底在哪里?
據了解,元通紡織城在市場外遷工作中挑起家紡市場承接的重擔,是市政府指定的家紡市場外遷承接地,是目前全市規模最大、定位清晰的專業市場,同時也是國內僅有的智慧型商業項目,市場以窗簾、床上用品為兩大經營業態。
承接外遷
元通紡織城將成為家紡批發聚集地
元通紡織城,成為鄭州三環以內家紡市場外遷的承接地。這已成為政府與市場共同的新選擇。
我們來到西四環鄭上路交會處北200米的元通紡織城,看到外立面LED大屏幕播放的宣傳視頻吃驚不已——在四環這樣的地理位置,坐落著如此高端時尚的商業場館!項目周邊銀行、餐飲配套裝修完成,德克士已經開始營業。在接待中心,看到醒目擺放著的政府指定家紡承接地的授牌和政府批文。
元通紡織城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是政府指定的唯一家紡市場外遷承接地。西四環區域聚集了大批的服裝制造廠,元通商城、錦藝國際輕紡城、金馬凱旋、元通紡織城已經基本形成了以紡織、服裝、家居和食品為主的新商圈,而元通紡織城主營床品、窗簾的家紡定位非常清晰,批發商戶找不到第二個有如此發展氛圍的新市場,未來這里將成為河南省紡織、家紡最大的批發聚集地。
在負責人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項目窗簾館,800多家窗簾商戶已全部裝修完畢,一位來自地市的采購商正在選購產品,自從紡織大世界搬到這里以后,大家也都跟著來此批貨。
三樓某品牌代理商楊老板說:“元通為我們家紡商戶提供全新智慧網絡交易平臺,硬件設施和商場式的購物環境,觀光電梯和中央空調也都有,交通便利,服務良好。2014年8月,元通紡織城組織了一場‘秋冬季窗簾布藝新品展銷會’。5天時間,我接到來自省內外各個地市訂單近千筆,趕上原來老市場兩個月的量了。”
元通負責人說,目前窗簾館、床品館裝修都已近尾聲,所有開業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就等最后一批客戶入駐。整體項目預計明年4月盛大開業,直接輻射全省18個地市及周邊多個省市,屆時將為河南消費者呈現一個全新的“家紡城”。
在這場由鄭州批發市場外遷引發的商業大變革中,眾多商戶正在經歷 “痛苦糾結”到毅然轉型的過渡。加之國際商都建設腳步的加快,散亂無序、業態落后的傳統批發市場已經慢慢被時代淘汰,城市發展需要像元通紡織城這樣業態先進、定位清晰、集散能力強大的新型市場集聚區。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熱點資訊
熱點圖文
蓄勢待發!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開展在即!
盛夏伊始萬物并秀。2022寧波國際紡織服裝供應鏈博覽會將于7月1-3日在寧波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展為華東地區紡織服裝供應鏈...
文化自信激揚時尚創意,產業互聯聚合集群之力 高陽毛巾榮獲十大時尚引領榜樣殊榮
日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主辦的中國紡織服裝年度精銳榜發布儀式暨2021行業精英論壇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盡責任,intertextile家紡展攜手企業逆向前行
近期,家紡企業陸續復工復產,中國國際家紡展組委會一直在密切關注企業的復工情況,并與中國家紡協會一起,對企業展開問卷調查活...
一元開店,店聯盟全新上線
還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還在發愁庫存壓力?沒有優質一手貨源?有了店聯盟,以上問題統統幫您解決!店聯盟是什么?店聯盟擁有多種...
家紡市場成交穩中攀升
近期,中國輕紡城傳統市場家紡市場成交局部活躍,滌綸長絲類裝飾面料掛樣品種增加,現貨上市場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