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用自由的精神來創新創業
2013-12-4
第二,我覺得北大還沒有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選擇,因為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能夠挑選,挑選能夠讓自己不僅在專業方面提高的老師,而且能夠挑選給他們帶來終身價值的老師。這些終身價值包括了正確的人生態度、偉大的哲學思想,以及對社會的深刻理解,還有終身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線和不失大節的骨氣。我認為北大現在這樣的教授很少,這不是學生選擇的結果,是學校把教授強派給學生的結果。特別希望把這兩個傳統,尊重教授和尊重學生的傳統回歸到北大,如果說對于教授不滿意,學生應該能夠有資格把教授從教室里趕走,我覺得這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學應該具備的氣度。
第三,我們要堅持黨的領導,但我不認為意識形態應該成為學術自由的先導。大家都知道,中國曾經有個非常統一的意識形態時期,但最后的結果是中國思想界和學術界的一片空白。一個思想一片空白的地方是不可能產生偉大的人物也不可能產生偉大的思想的,當然更加不可能產生偉大的時代。所以北大從成立伊始就是主張有學術自由、思想自由和人格自由的地方。我特別希望北大的領導人能在這方面做得更好,盡管我知道這樣的進步可能需要符合時代特征,需要循序漸進,但是北大不能沒有這樣的意識。北大人不能以當官為樂,校長、書記今天都在這里,你們一定明白身上所肩負的重任,不僅僅是把枯燥的思想灌輸給學生,用行政手段規范學生,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外應該讓學生知道,一個偉大的時代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
第四,特別不希望把我們這些企業家,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和宣傳的榜樣。我非常吃驚地發現,現在北大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都是把企業家招過來進行演講,告訴學生你看這些人也是北大畢業的,他們成了億萬富翁,所以你們也能夠成為億萬富翁。如果一個大學,把賺錢的人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我相信這是在傳播一個錯誤的信息,讓學生用浮躁的心對待大學生活,學生得到的不再是真正對他們終身有用的東西,而是想著如何盡快的賺錢。賺錢沒有什么不對,但如果一個社會一個大學只尊重有錢人,我覺得這個社會是沒有希望的。我相信這些企業家在北大上學的時候,從來沒想過做生意,因為那時候沒有做生意的風氣,我相信閻焱沒有在學習時想過投資,黃怒波想的只是怎樣把詩歌寫好,侯軍當時想得一定是怎樣跟北大漂亮的女孩子談戀愛。但是所有這一切并沒有減退他們身上的企業家基因,以及未來能夠賺錢的能力。所以我不認為一個人的賺錢能力是能夠教育出來的,但是我認為一個人的思想能力和人格能力是能夠培養出來的。我希望北大要宣傳我們的話,請宣傳我們這些人在大學期間是怎樣學習和生活的。北大應該更多地因為它的思想家、科學家和政治家而驕傲。我們這些企業家能做的事情,就是通過我們財富的積累,回來反哺北大,讓北大產生更多的思想家,科學家和真正偉大的政治家。
回到創業創新的話題,我不認為創新創業是一種技術傳授。即使在今天這樣的會上,我也認為我們的講話對在座的師弟、師妹們是一種精神傳授。創新創業是環境自由、思想自由的結果。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非常穩定的社會環境。我們也特別感謝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給我們帶來了社會的繁榮和穩定。但是穩定的社會環境不能以壓制人的自由創造力和自由思想為前提。我們需要一個寬松的市場和市場環境,在穩定的社會結構上面來運行。剛剛去世的經濟學家科斯曾經說,中國改革的前期時代已經過去,中國改革前期時代是以邊際效益為主的改革,不僅是政府主導的結果,而是政府放寬了環境后,老百姓爆發熱情產生的。他做了一個比喻,水泥地旁邊的一片空地,忘了去鋪上水泥,結果在這個空地上茁壯成長了中國的民營企業。計劃經濟的主導沒有讓民營企業繁榮,但是放寬了環境和思想的行為,確實讓中國的財富產生了急劇的增加。增加財富的有生力量,就是民間力量。從民營經濟開始占到GDP1%都不到,到今天已經接近65%到70%這樣一個規模,是政府比較明智地給了我們市場經濟的相對空間以及市場資源的消費空間。科斯繼續說,如果中國未來還想長治久安的經濟繁榮和發展,那么思想市場將是中國改革的下一個不可回避的重點,任何一個思想封閉的時代和任何一個思想封閉的社會,都不可能經濟長久持續發展,更不可能出現,一方面經濟急劇繁榮,另一方面人民卻沒有思想自由的狀態。
我們特別感謝政府,過去三十六年為我們提供了確實不錯的增長空間,尤其是對民營企業確實提供了支持和幫助。今天市政府領導過來參加會議,也說明了政府對這一塊的重視。但是我認為政府做得還不夠,因為他們還是以主人的心態,居高臨下的態度來給我們發展的機會。我恰恰認為,所有這一切都應該倒過來,創造財富的人民應該是主人,人民創造財富支持政府的行政運作,政府努力為人民服務,所以政府應該以更加高效的,更加透明的態度,更加謙卑的精神,來支持企業和社會的發展。同時,我們堅決支持政府反對謠言,反對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我們堅決支持要依法治國。但我們真的不希望一不小心,在微博上說了一句話被人惡意轉發五百次,最后就因言獲罪,甚至被關了禁閉。一個穩定的社會,所有的公民都能夠感覺到最優的安全感,讓我們在這塊我們深愛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創業,和祖國共同繁榮。如果一個社會每個階層的人都缺少安全感,這個問題不應該錯在老百姓身上。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沒有安全感,因為他們的房子隨時可能被拆掉;作為一個企業家沒有安全感,因為他們搞不清自己的企業到底能在什么地方生根落地,到底能做十年的規劃還是百年的規劃;我們也希望每位政府官員能夠開心透明的在自己崗位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看著上級的臉色一不小心把官丟了,位子沒了,心里永遠只有上級沒有老百姓;當然我們更加希望更好的社會秩序能夠建立起來,中國政府官員的廉政機制能夠建立起來,中國的財政收入,實實在在用到老百姓身上去,支持中國貧困地區的發展,支持中國教育的發展,支持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而不是落到政府官員個人的腰包中去。
所有這一切都必須要有神圣的法律和沒有例外的法律執行來保證。我們知道政府下定決心要讓中國變成一個依法治國的地方,我們會一起努力來共同推進。我們不希望法律有例外,不希望法律變成保護利益集團和保護特權的工具,不希望法律可以因人而宜,在同樣的罪行面前因為背景的不同進行不同的罪罰。我們希望法律跟政府官員的特權沒關,跟企業家的金錢沒關,跟老百姓的貧困沒關。法律那就是個天平,不管放什么人在上面,它必須一桿秤擺平,我希望中國的法律最終都能成為保護所有老百姓,并且有著獨立精神,有著公平判斷的真正強有力的,對全國守法的老百姓進行保護的工具。
再回到創業的話題上,我始終認為創新是思想的放飛,創業是精神的飛揚。所有這一切都不是資金和技術能夠解決的。不管年年投入多少資金,都不可能把創新精神買回來,也不可能讓創業的激情飛揚起來。所有這一切都依賴于我們一再強調的,真正的、寬松的、自由的人民安享其樂的環境。對于企業家們,我們希望有一天我們真的能夠做到柳傳志說的在商言商。我認為今天還做不到,今天大家的講話表明了我們還沒有做到。有一天如果我們再也不用因為政府的某個政策改變,為我們企業的安危擔憂;因為某一個政府領導的脾氣,為我們的發展擔心;我們只需要面對我們在商業中的競爭對手,專心面對高科技的發展,動用我們的創新能力和資源,面對商人之間的共同合作,通過交納稅收和為社會服務來推動社會發展,那么我覺得那個時候,中國就一定是一個政府公正,官員親民,百姓安定的國度,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祖國,謝謝大家。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64124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俞敏洪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