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芳捐七千萬成立富安娜基金
近日,中國著名家紡企業富安娜董事長林國芳宣布捐款7000萬元成立富安娜慈善基金。
當富人為富不仁的指責不絕于耳,當創業板被譏諷為造富板時,當貧富分化加劇引起人們的不安時,來自富人群體的另一種聲音令人歡欣。近日,巴菲特在美國倡議億萬富翁捐出一半資產用于慈善;同樣是近日,中國著名家紡企業富安娜董事長林國芳鄭重承諾,他們夫婦兩人名下的富安娜股份未來每年分紅全部捐給慈善事業。上市首年兩人共分紅3000多萬元,加上過往積累資金,首批捐款7000萬元已成立富安娜慈善基金,主要投入家鄉廣東省陸豐市文化中心和陸豐市潭西鎮衛生院建設。
在6月16日陸豐市文化中心奠基儀式上,林國芳致辭時引用了著名慈善家瑪格里物·米德的名言:“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用心執著的人可以改變這個世界。”以此表達致力于慈善的決心。林國芳夫婦的承諾,猶如一股清風襲來,令人感動。日前,記者就此事專訪林國芳。
我太太和家族成員都喜歡做慈善
記者:有的上市公司是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利潤做慈善,而你們夫婦是用個人資產捐款,這是出于什么考慮?
林國芳:作為上市公司,按照規定每一筆捐款都應該通過董事會同意,萬一股東意見不一致,就會很麻煩。
記者:你這是公開承諾以后每年的分紅都要捐出來,不會有壓力嗎?現在上市公司不進行現金分紅是家常便飯,如果不分紅,慈善資金的可持續性如何保證?
林國芳:我是發自內心要做慈善,我不會覺得有壓力。資金不成問題,就是不分紅,我們的股份解禁后套現的錢也會捐出來。
我做慈善是受我父親影響。我小時候家里很窮,從小就喜歡上學、喜歡看書,那時書都是借來的,借來的書都很破舊。我還喜歡音樂,我的二胡是用田雞皮蒙上竹桶自己做的。那時過年過節鄰居條件好一點,都會給我家一個菜煲。我記得父親這么對我們說:“孩子,如果過年過節我們能送人這樣的菜煲多好”。這句話我記得很深,他的意思是能幫別人好過被人幫。幾年前,我們在家鄉捐款修一條公路,我父親不放心,怕施工的人偷工減料,天天盯著工程進度和質量,直到病倒了。我們把他接來深圳醫院看,不過已經晚了,不久父親病逝。我母親經常從我們這兒拿錢,送被子送錢給鄉親。我弟弟也在深圳,他最近也捐了2000多萬元。
許多年前我就有捐款做慈善的念頭。陸豐市文化中心項目談了四年終于確定下來。現在和家鄉潭西鎮的合作也已經有了初步的規劃,計劃在2000畝的山地上建一座新鎮,水電、道路、學校等設施全部是新規劃,由我個人無償捐贈建設,這個項目談了很久。
記者:你做慈善家人支持嗎?
林國芳:我太太也很愛做慈善事業。這次我們回老家舉行陸豐文化中心及潭西鎮衛生院的奠基儀式。家鄉的人對我太太說,“感謝嫂嫂,沒有嫂嫂的支持這件事肯定做不成的。”
捐款不留名更能體現美
記者:你們個人捐款卻用富安娜的名字成立了慈善基金,是怎么考慮的?
林國芳:富安娜慈善基金只是一個平臺,以后無論是企業捐款、員工捐款,包括我的朋友捐款做善事,都可以通過個慈善基金運作。這個基金設在廣東省慈善總會下面,也便于第三方監督和管理善款的使用。
記者:個人資產捐贈的項目為什么不用個人名字命名?
林國芳:我們所捐的項目除了陸豐潭西鎮上一所學校教學樓用了我父親的名字(林色河教學樓),其他都沒有用。我主要考慮品位問題。我是做藝術家紡的,我個人在審美上有天賦。我不想僅留給大家一所建筑,我還想把美傳遞給家鄉。陸豐市文化中心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組成,是請深圳設計院設計的,建成后應該會成為陸豐的標志性建筑。
“擁巨富而死者恥辱”
記者:作為一個企業家,你如何理解企業家社會責任?
林國芳:我個人有三個追求,第一是持續財務增長,第二,良好的勞工關系,第三,必要的社會責任。這其實也是我對企業家社會責任的理解。從創辦富安娜到現在,我影響了一批兢兢業業,腳踏實地的員工,擁有共同的目標做企業。人是人,物是物,人死了肉體會腐爛,物質帶不走,財富總有一天要回歸社會。財富越大社會責任越大。多年前,我看到卡內基那本書《財富的福音》,書中有一句話“擁巨富而死者恥辱”,對我觸動很大。一個人死了,究竟應該給社會留下什么?做善事也不要等到老的時候才去做,來不及了。
從另一個角度講,員工也在看老板怎么花錢,如果員工看老板天天想著買飛機,揮霍金錢,員工會怎么看自己的老板?員工看老板把錢都花在慈善上,心理感受就會不一樣。
影響員工提高追求境界
記者:把錢用于改善員工福利不更好嗎?
林國芳:員工可以輕易拿到錢,不是不需要認真做事了?!比如我們對貧困地區的支持,從來不是發錢給他們,都是幫助他們提高技能或提供致富的平臺,輸血不如造血,這是一樣的道理。我這樣做,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影響、帶動大家別只想自己,把人生的追求定得高一些。這次陸豐兩個慈善項目的奠基儀式,公司高管都去了,看到當地落后的狀況,當時就有高管表示要向我們夫婦學習。如果只想自己,富安娜的109個持股員工,一批百萬富翁,到時一套現都跑了,去享受了,怎么對股東交代?除了財富,人應該有更高境界的追求。
記者:富安娜員工薪酬待遇提高有計劃嗎?
林國芳:富安娜員工的薪酬水平在業內不是最高,但是走在前面。員工有嚴格的績效考核體系,和企業發展戰略緊密結合在一起。除了第一批拿到股權的員工,下一步我們還會繼續考慮期權激勵。我認為做企業,一定要將企業和員工結成利益共同體,這樣企業才能做好。除了物質分享還應該搞好員工培訓。企業與員工的財富分享可以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對一般員工而言,主要是基于物質財富的分享;第二層次是對中層經理而言,必須是能力認可與物質分享的關系;第三層次對高層經理而言,必須進入價值觀層面。
股東永遠排在第三位
記者:現在不少企業資金都困難,你卻在大手筆捐錢,是不是對富安娜的財務增長很樂觀?
林國芳:我認為富安娜未來發展的基礎已經打好了。我們有幾大優勢,一是充足的戰略儲備用地,可以滿足我們未來的產業擴張的土地需求。二是強大而穩定的營銷網絡。我們在全國建立了1400多家的專賣店柜,具有較強抗風險能力。三是有業內獨一無二的ERP硬件管理SAP系統支撐網絡及內部管理,為公司快速決策和市場擴張提供有力的保障。四是我們強大的研發及品牌優勢有絕對的產品定價權。富安娜的未來空間很大。
記者:富安娜以前也有做慈善,但上市后慈善投入力度明顯增大,為什么?
林國芳:沒有上市以前,積累資金主要用于企業發展。現在企業上市了,只要企業做得好,資金問題就可以通過再融資解決。因此我認為,一個企業上市以后,更要注重承擔社會責任。社會將財富資源托付給企業,如果企業不能或者沒有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實在成果并回饋社會,那就是浪費社會資源,這樣做不僅對不起社會,甚至是對社會的一種傷害。有境界的企業家不會把企業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企業和財富最終將屬于社會,來自社會的財富應回報給社會,通過捐建學校、醫院、組建慈善基金會等多種形式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記者:有些企業在談社會責任時會強調對股東的回報你怎么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股東的關系
林國芳關于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很明確。股東一定是第三位的,第一位是客戶,第二位是員工。在富安娜上市前的路演中當著許多基金經理我也是這么說的。客戶不買你的產品,企業就生存不下去,好產品是需要通過員工不懈的努力創造。因此,只要客戶滿意、員工滿意,排在第三的股東不可能收益不好。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林國芳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