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凱:堅定信心 共渡難關 平穩發展
2012-9-3
各位理事,各位代表,同志們:
今天,聯合會的主要職能部門、部分專業協會和八位來自企業的同志都做了很好的發言,各自講了對行業當前嚴峻形勢的判斷和自身積極努力應對的思路及辦法。大家講的都很客觀、認真也很全面,使我們大家深受啟發,更加堅定了克服目前行業面臨困難的信心。下面,我就今年以來紡織行業運行總體態勢、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下半年行業在自身穩增長、調結構方面的工作和聯合會需要開展的重點工作內容,講幾點看法,與大家交流。主要講以下四個方面:
一、2012年以來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總體態勢
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減弱,紡織行業經濟增長減速態勢仍在延續,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整體運行形勢比較嚴峻。主要特點有下列五個方面:
(一)生產增速全面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7月,全國3.6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467.13億元,同比增長10.93%,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8個百分點;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0686.37億元,同比增長10.5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9.44個百分點。2012年1~7月,主要大類產品中,化纖、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2.36%和10.75%,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84和3.50個百分點;紗、服裝產量同比增長12.91%和11.8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73和0.31個百分點。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統計,由于訂單減少,棉紡行業限產停工現象突出,約30%棉紡大型企業限產,50%中小棉紡企業停產,紗產量下降3%。
(二)內銷明顯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7月,全國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0%,低于上年同期7.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僅11.3%,低于上年同期5.5個百分點。受內需增長減速影響,紡織行業內銷增速明顯放緩,1~7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內銷產值25770.28億元,同比增長12.46%,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20.34個百分點。
(三)出口形勢嚴峻。根據海關快報數據統計,2012年1~7月,我國共出口紡織品服裝1374億美元,同比下降0.2%,增幅較上年同期下降25.8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同期出口總額同比增幅8.0個百分點。其中服裝出口829.3億美元,紡織品出口544.7億美元,同比均下降0.2%。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心測算,1~6月,我國服裝出口價格同比提高6.68%,數量同比下降3.85%;而紡織品出口價格同比下降1.02%,數量同比增長2.76%。
(四)投資增速趨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7月,紡織行業累計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163.98億元,同比增長16.87%,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9.49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7945個,同比減少9.35%。中、西部地區新增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7月中部地區投資額同比增長18.72%,占全國的比重達到30.48%,較上年同期提高0.48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額同比增長19.74%,占全國的比重達到7.99%,較上年同期提高0.19個百分點。
(五)企業效益下滑。2012年1~6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1147.93億元,同比下降1.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19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4.46%,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產成品周轉率為18.19次,同比下降4.94%。企業虧損面為18.39%,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124.13%。化纖行業利潤呈現大幅負增長態勢,1~6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2.27%。受國內外棉價差影響,普通純棉紗企業全部虧損,缺乏棉花進口配額的棉紡企業運行困難。
二、當前紡織行業運行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今年以來,紡織行業按照中央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建設紡織強國為主線,努力促進行業健康平穩發展。但同時也應注意到,當前行業運行面臨著一系列的突出問題,有些是因政策時局和外部環境變化等短期因素影響而愈顯突出,有些則是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無法回避且將長期存在,需要我們采取不同的對策去尋找解決的途徑。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業外部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市場需求不足。今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由歐元區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蔓延,日趨惡化,美國及歐盟實體經濟缺乏有力支撐,失業率居高不下,進一步制約其國內消費和市場需求增長。2012年1~6月,歐盟從區域外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額同比下降6.85%,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4.76個百分點;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量同比僅增長0.52%,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2.31個百分點。國內方面,宏觀經濟不斷下行,市場需求不旺,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下行,終端產品價格提升困難,導致當前企業普遍訂單不足,企業效益明顯下降,消費受到明顯制約。1~7月,我國衣著類商品零售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不足14%,為近年來少見的低增速水平。
二是國內外棉花差價持續拉大。受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及下年度豐產預期影響,近期國際市場棉花價格繼續呈現較快下跌走勢,與國內棉花的價差繼續拉大,嚴重削弱了我國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據相關市場數據,2012年1月4日,國內328棉價格為19183元/噸;國際市場棉價為100.35美分/磅,計征1%關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6169元/噸,計征滑準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6657元/噸,與國內棉花的價差分別為3014元/噸和2526元/噸。而到2012年8月12日,國內328級棉價格18393元/噸;國際市場棉價84.95美分/磅,計征1%關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3695元/噸,計征滑準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4611元/噸,與國內棉花的價差分別為4698元/噸和3782元/噸,國內外棉花價格差較年初明顯拉大。目前,我國棉制產品出口全面負增長的態勢仍在延續,1~6月棉紗出口額同比下降18.57%,棉織物出口額下降4.99%,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額下降9.63%,棉制服裝出口額下降0.69%。
三是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國內外棉花差價持續拉大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加之我國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帶動出口價格提升,造成了部分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份額轉移至其他國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6月,我國在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市場中所占份額為37.75%,較2011年同期僅提升0.85個百分點;在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72.8%,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個百分點,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國在美、日市場所占的份額均有所上升。
今天,聯合會的主要職能部門、部分專業協會和八位來自企業的同志都做了很好的發言,各自講了對行業當前嚴峻形勢的判斷和自身積極努力應對的思路及辦法。大家講的都很客觀、認真也很全面,使我們大家深受啟發,更加堅定了克服目前行業面臨困難的信心。下面,我就今年以來紡織行業運行總體態勢、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以及針對這些問題下半年行業在自身穩增長、調結構方面的工作和聯合會需要開展的重點工作內容,講幾點看法,與大家交流。主要講以下四個方面:
一、2012年以來紡織行業經濟運行總體態勢
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明顯減弱,紡織行業經濟增長減速態勢仍在延續,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年同期明顯下降,整體運行形勢比較嚴峻。主要特點有下列五個方面:
(一)生產增速全面下降。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7月,全國3.68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31467.13億元,同比增長10.93%,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8.8個百分點;實現工業銷售產值30686.37億元,同比增長10.5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9.44個百分點。2012年1~7月,主要大類產品中,化纖、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2.36%和10.75%,增速較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84和3.50個百分點;紗、服裝產量同比增長12.91%和11.83%,增速較上年同期提高1.73和0.31個百分點。據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跟蹤統計,由于訂單減少,棉紡行業限產停工現象突出,約30%棉紡大型企業限產,50%中小棉紡企業停產,紗產量下降3%。
(二)內銷明顯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7月,全國限額以上企業(單位)商品零售額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17.0%,低于上年同期7.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速僅11.3%,低于上年同期5.5個百分點。受內需增長減速影響,紡織行業內銷增速明顯放緩,1~7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內銷產值25770.28億元,同比增長12.46%,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20.34個百分點。
(三)出口形勢嚴峻。根據海關快報數據統計,2012年1~7月,我國共出口紡織品服裝1374億美元,同比下降0.2%,增幅較上年同期下降25.8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同期出口總額同比增幅8.0個百分點。其中服裝出口829.3億美元,紡織品出口544.7億美元,同比均下降0.2%。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心測算,1~6月,我國服裝出口價格同比提高6.68%,數量同比下降3.85%;而紡織品出口價格同比下降1.02%,數量同比增長2.76%。
(四)投資增速趨緩。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2年1~7月,紡織行業累計完成500萬元以上項目固定資產投資4163.98億元,同比增長16.87%,增速較上年同期下降19.49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7945個,同比減少9.35%。中、西部地區新增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7月中部地區投資額同比增長18.72%,占全國的比重達到30.48%,較上年同期提高0.48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額同比增長19.74%,占全國的比重達到7.99%,較上年同期提高0.19個百分點。
(五)企業效益下滑。2012年1~6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利潤總額1147.93億元,同比下降1.94%,增速低于上年同期43.19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4.46%,同比下降0.53個百分點;產成品周轉率為18.19次,同比下降4.94%。企業虧損面為18.39%,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124.13%。化纖行業利潤呈現大幅負增長態勢,1~6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52.27%。受國內外棉價差影響,普通純棉紗企業全部虧損,缺乏棉花進口配額的棉紡企業運行困難。
二、當前紡織行業運行中面臨的主要問題
今年以來,紡織行業按照中央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總體要求,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建設紡織強國為主線,努力促進行業健康平穩發展。但同時也應注意到,當前行業運行面臨著一系列的突出問題,有些是因政策時局和外部環境變化等短期因素影響而愈顯突出,有些則是在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無法回避且將長期存在,需要我們采取不同的對策去尋找解決的途徑。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行業外部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市場需求不足。今年以來,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由歐元區邊緣國家向核心國家蔓延,日趨惡化,美國及歐盟實體經濟缺乏有力支撐,失業率居高不下,進一步制約其國內消費和市場需求增長。2012年1~6月,歐盟從區域外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額同比下降6.85%,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4.76個百分點;美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總量同比僅增長0.52%,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12.31個百分點。國內方面,宏觀經濟不斷下行,市場需求不旺,上游產品價格持續下行,終端產品價格提升困難,導致當前企業普遍訂單不足,企業效益明顯下降,消費受到明顯制約。1~7月,我國衣著類商品零售額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不足14%,為近年來少見的低增速水平。
二是國內外棉花差價持續拉大。受國際市場需求不足及下年度豐產預期影響,近期國際市場棉花價格繼續呈現較快下跌走勢,與國內棉花的價差繼續拉大,嚴重削弱了我國紡織行業的國際競爭力。據相關市場數據,2012年1月4日,國內328棉價格為19183元/噸;國際市場棉價為100.35美分/磅,計征1%關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6169元/噸,計征滑準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6657元/噸,與國內棉花的價差分別為3014元/噸和2526元/噸。而到2012年8月12日,國內328級棉價格18393元/噸;國際市場棉價84.95美分/磅,計征1%關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3695元/噸,計征滑準稅和增值稅后價格為14611元/噸,與國內棉花的價差分別為4698元/噸和3782元/噸,國內外棉花價格差較年初明顯拉大。目前,我國棉制產品出口全面負增長的態勢仍在延續,1~6月棉紗出口額同比下降18.57%,棉織物出口額下降4.99%,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額下降9.63%,棉制服裝出口額下降0.69%。
三是國際競爭壓力不斷加大。國內外棉花差價持續拉大影響我國出口產品競爭力,加之我國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帶動出口價格提升,造成了部分紡織品服裝國際市場份額轉移至其他國家。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6月,我國在美國紡織品服裝進口市場中所占份額為37.75%,較2011年同期僅提升0.85個百分點;在日本紡織品服裝進口總額中所占比重為72.8%,較2011年同期下降了1.93個百分點,而同期印度、越南、孟加拉等國在美、日市場所占的份額均有所上升。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28758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王天凱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