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喜鳥吳志澤:現在是靠靈感掙錢
2013-3-4
永嘉,昔日溫州的窮困縣,現在沿著甌江北岸建起了經濟開發區,奧康、紅蜻蜓等知名商業品牌都出自這里。報喜鳥集團總部就坐落在這一群企業部落中。每天,報喜鳥的生產車間里,1000多位工人用385道工序完成的成衣,被送往全國的551家特許專賣店。
顯然,這還是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在車間里,看到光是釘紐扣就有三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細致的作業說明。而報喜鳥由84人構成的研發中心則是所有這一切的靈魂。按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的說法:“現在不是靠汗水,而是靠靈感掙錢。”
《第一財經日報》:報喜鳥是繼“浙江東日”、“瑞立集團”、“華峰氨綸”和“華儀電氣”之后溫州的第五家上市公司,也是溫州第一個上市的商業品牌企業。溫州產品名聲在外,可是來自溫州的影響力很大的品牌卻不算多。報喜鳥上市后,主要的精力是不是就是用在打造品牌上?
吳志澤:是這樣,報喜鳥目標很明確:就是打造一個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國際品牌。塑造品牌不僅是糖水加廣告,品牌是打動人心的那一點東西。首先它必須代表一種文化,其次它有強烈的屬于自己的風格。
中國還沒有一個這樣的品牌。我希望報喜鳥能成為這樣的品牌。在這一方面,你可以說我像個偏執狂。
《第一財經日報》:國內男裝直接面臨和國際巨頭們門對門的競爭,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吳志澤:品牌的競爭首先是系統競爭,包括品牌文化、產品設計、物流、終端管理和顧客服務等。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的差距恰恰體現在系統建設上。
《第一財經日報》:報喜鳥集團成立時由三家獨立的公司和五個自然人組成。創始人合作多年依然捆綁在一起的理由是什么?
吳志澤:當年我給另外幾個人打電話組閣的時候,我35歲,他們都比我小。組建公司以后他們也都叫我老大。現在他們看我干得最辛苦,所以還是認我這個老大。你看我的白頭發都出來了。
一個團隊需要一個劉邦,但也只能有一個劉邦。事實上我們能一起走這么多年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就有一個清晰的戰略,另外分工也很明確。
“人和”最重要,同時也要和而不同。當然現在我們已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以前我讓他們每個人都去讀書,現在我讓他們都去打高爾夫球了。
《第一財經日報》:但我也注意到,從創辦初期到現在,不管在集團還是上市公司,你個人的股份都比以前更集中了。
吳志澤:“人和”同時也要講“資和”,所有才有股份的調整。
《第一財經日報》:現在集團同時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的業務量已和服裝差不多了,但房地產利潤肯定比服裝豐厚,你個人會不會從服裝行業淡出?比如杉杉集團董事長鄭永剛,他現在主要精力都在各種投資項目上。
吳志澤:我現在主要任務是定戰略、打框架、找人才和協關系。服裝行業的具體運作我確實已不參與,但這并不代表我將從服裝行業淡出。恰恰相反,服裝能造就百年品牌,需要我們終身努力。做服裝比做房產更有意義,這是美麗的事業。
《第一財經日報》:報喜鳥現在西服比例占整個銷售額的60%以上。產品過于集中將帶來經營風險,以后有無品牌拓展的計劃?
吳志澤:“將軍趕路不追小兔”,我們不能太貪,這幾年還是要聚焦正裝品牌培育。培育一個品牌可能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的事情,一定要沉得住氣。
《第一財經日報》:您現在穿的是報喜鳥的服裝嗎?
吳志澤:當然,都是我自己挑選的。還有皮帶,是報喜鳥在意大利的工廠加工的,我們倡導民族品牌、全球采購。今后,在整合全球資源方面,報喜鳥會有更多動作。
顯然,這還是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在車間里,看到光是釘紐扣就有三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細致的作業說明。而報喜鳥由84人構成的研發中心則是所有這一切的靈魂。按報喜鳥集團董事長吳志澤的說法:“現在不是靠汗水,而是靠靈感掙錢。”
《第一財經日報》:報喜鳥是繼“浙江東日”、“瑞立集團”、“華峰氨綸”和“華儀電氣”之后溫州的第五家上市公司,也是溫州第一個上市的商業品牌企業。溫州產品名聲在外,可是來自溫州的影響力很大的品牌卻不算多。報喜鳥上市后,主要的精力是不是就是用在打造品牌上?
吳志澤:是這樣,報喜鳥目標很明確:就是打造一個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國際品牌。塑造品牌不僅是糖水加廣告,品牌是打動人心的那一點東西。首先它必須代表一種文化,其次它有強烈的屬于自己的風格。
中國還沒有一個這樣的品牌。我希望報喜鳥能成為這樣的品牌。在這一方面,你可以說我像個偏執狂。
《第一財經日報》:國內男裝直接面臨和國際巨頭們門對門的競爭,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吳志澤:品牌的競爭首先是系統競爭,包括品牌文化、產品設計、物流、終端管理和顧客服務等。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的差距恰恰體現在系統建設上。
《第一財經日報》:報喜鳥集團成立時由三家獨立的公司和五個自然人組成。創始人合作多年依然捆綁在一起的理由是什么?
吳志澤:當年我給另外幾個人打電話組閣的時候,我35歲,他們都比我小。組建公司以后他們也都叫我老大。現在他們看我干得最辛苦,所以還是認我這個老大。你看我的白頭發都出來了。
一個團隊需要一個劉邦,但也只能有一個劉邦。事實上我們能一起走這么多年是因為一開始我們就有一個清晰的戰略,另外分工也很明確。
“人和”最重要,同時也要和而不同。當然現在我們已聘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以前我讓他們每個人都去讀書,現在我讓他們都去打高爾夫球了。
《第一財經日報》:但我也注意到,從創辦初期到現在,不管在集團還是上市公司,你個人的股份都比以前更集中了。
吳志澤:“人和”同時也要講“資和”,所有才有股份的調整。
《第一財經日報》:現在集團同時從事房地產開發,房地產的業務量已和服裝差不多了,但房地產利潤肯定比服裝豐厚,你個人會不會從服裝行業淡出?比如杉杉集團董事長鄭永剛,他現在主要精力都在各種投資項目上。
吳志澤:我現在主要任務是定戰略、打框架、找人才和協關系。服裝行業的具體運作我確實已不參與,但這并不代表我將從服裝行業淡出。恰恰相反,服裝能造就百年品牌,需要我們終身努力。做服裝比做房產更有意義,這是美麗的事業。
《第一財經日報》:報喜鳥現在西服比例占整個銷售額的60%以上。產品過于集中將帶來經營風險,以后有無品牌拓展的計劃?
吳志澤:“將軍趕路不追小兔”,我們不能太貪,這幾年還是要聚焦正裝品牌培育。培育一個品牌可能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的事情,一定要沉得住氣。
《第一財經日報》:您現在穿的是報喜鳥的服裝嗎?
吳志澤:當然,都是我自己挑選的。還有皮帶,是報喜鳥在意大利的工廠加工的,我們倡導民族品牌、全球采購。今后,在整合全球資源方面,報喜鳥會有更多動作。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43552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