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打敗巨人馬云?
2013-11-14
但馬云真的是不可戰勝的嗎?
馬云的“線上商業地產”
今年年初,馬云和王健林就“10年后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能否過半”設下了1億元的賭局。馬云認為,到2020年,電子商務將取代傳統實體零售,占零售市場50%,王健林則認為不可能。
馬云稱,如果王健林打賭贏了,就意味著整個社會輸了,“到了2020年,房地產如果還占到這個社會的大半個江山,那么說明社會的轉型升級是失敗的,這也意味著整個社會輸了”。
馬云表示,希望把商業地產虛高的價格打下來,“今年雙11數字,不管是300億還是350億,一定會對商業地產的老板有震撼。現在很多商場里的服務員比顧客多。”
似乎,馬云認為自己已經勝券在握了。
但其實,馬云和王健林一樣,做的都是商業地產的生意,只是一個線上一個線下。
馬云和阿里所做的,正是“線上商業地產”的生意,和王健林的商業地產一樣,商戶想要在阿里這里賣東西,同樣需要交租金(雖然交租的形式不一樣),同樣需要打廣告。
和線下商業地產不同,阿里并不直接向商戶收取租金,但通過巧妙的設計,阿里依然可以賺的盆滿缽滿。盡管商戶可以在阿里上免費開始商鋪,但為了做出特色,并在成千上萬個商鋪中吸引“人流量”,商戶需要向阿里為其提供廣告宣傳和技術支持等增至服務。當然了,這些都不是免費的。(同時,阿里還會收取銷售提成)
這也是阿里巴巴的盈利模式。阿里并不賣出任何東西,但商戶想要賣出東西,首先需要向阿里支付一定的費用。(支付寶盈利模式暫且不提)
馬云希望線下商家擺脫商業地產的高租金束縛,投入阿里的懷抱,但那里并不一定就比線下更溫暖。據《企業觀察報》今年八月份報道稱,淘寶“八成的商戶不再賺錢,每天有數千家商戶關張”。
阿里“線上商業地產”的軟肋
盡管阿里并不是電商領域的唯一玩家,但在談到雙11時,似乎沒多少人想到了京東、亞馬遜和蘇寧等其它玩家,似乎淘寶天貓就是電商和網購的代名詞一樣。
某科技媒體的在線調查則顯示,雙11當天,大約73.5%的用戶選擇在天貓和淘寶購物,10.6%的網友選擇去京東購物。
盡管阿里一時風頭無兩,但阿里并不是沒有軟肋,更不是不可戰勝的。
第一,淘寶的中小商戶并不賺錢,并且他們正在離淘寶遠去。
如前所述,淘寶八成的商戶不再賺錢,每天都有數千家商戶關張。上述《企業觀察報》還報道稱,所有的淘寶廣告都是競價的,包括直通車、鉆展、聚劃算等,推廣活動除了一個天天特價,其他都是競價。
對于商戶而言,高昂的推廣費用意味著高昂的成本,“但點擊并不一定會帶來成交,所以高昂的推廣費用吃掉了大部分毛利空間,很多看起來不錯的店,其實一直在虧本”。
當絕大部分中小商戶都不賺錢并選擇遠離淘寶之后,淘寶的弱點將無限放大。
第二,吃力的物流和難以掌控的用戶體驗。
盡管馬云表達了他對亞馬遜(指美國亞馬遜公司)的不屑,“所以我是不太相信什么亞馬遜的模式,自己建倉自己弄,我一直不看好,所以我不覺得你既能做電子商務,又能做快遞物流,因為你是不可能把整條線全部吃光的”
但在物流上,阿里差亞馬遜不只十萬八千里。
亞馬遜物流中心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面積足足有28個足球場大,其貨架、貨箱都擺放地井井有條,空間使用效率超高。而且,亞馬遜快遞速度同樣很快,部分地區甚至即日送達。
而反觀阿里,其物流體系幾乎仍然處于“原始時代”。如果你昨天恰好在淘寶/天貓上網購了,你還記得預計送達日期嗎?
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研究員傅蔚岡在總結了淘寶和亞馬遜(中國)的購物體驗后即評論到,“……兩者價格一樣;支付,亞馬遜的一鍵支付比支付寶快好幾條街;物流,亞馬遜上下單的三件物品是顯示明天到貨,淘寶那里還有一件沒有發貨。結論,#阿里是紙老虎#”。
其實,不用和美國的亞馬遜比,在物流方面,阿里甚至都趕不上京東和亞馬遜中國。
馬云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發起成立菜鳥網絡即是為應對這一問題,但他能否在失敗之前成功,則是未知數。
物流是巨人馬云和阿里的阿克利斯之踵,如果有誰能打敗巨人馬云,他一定是利用了這個弱點。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63228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馬云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