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哲:紡織業目標是產業發展再定位
2013-11-11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時尚產業論壇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給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未來發展做了幾個個性標注:“高創意、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當然,這幾個標注是相對于傳統紡織行業的幾個標簽做對比的,那幾個標簽就是:“微利行業、汗水工廠、勞動力密集型、低附加值”。孫瑞哲認為,對于整個產業來說,目前重要的目標發展方向就是產業發展的再定位,這些都需要整個產業對創意和設計等無形創新給予應有的尊重與戰略資源傾斜,唯有時尚基因的塑造與風格的凸顯,才能重構差異化競爭優勢,幫助品牌在日益高漲的要素成本面前,取得市場的話語權和不容討價還價的議價能力。
那么,一個產業如何獲得新的個性標注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盧曉教授在本次論壇上對此作了深刻的解讀。
某某地制造到底是什么意思?
盧曉首先給大家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說日本制造、韓國制造可能以電子產品為主,德國制造可能是汽車行業為主,法國制造,我們想到的是非常具象的產品和公司,而意大利制造具象的東西就是意大利的時尚產業,意大利的紡織產業,并日益擴大到整個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的各種產品種類,包括電子產品、汽車、紡織品、皮具、餐飲、食品,只要我們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都有可能成為世界性的公司,成為“某某地制造”的具體而且非常直接的代表。
所有提“某某地制造”的這些國家、這些公司在推這個概念的時候都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在推“某某地制造”之前,他們的企業已經完成了自身的品牌塑造,已經完成了商業模式的全球化,已經完成這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直接進入。直接的意思是你的品牌通過直營公司或者通過代理商的方式進入國外其他的市場,最主流的商業渠道是用你自己的品牌和最核心的產品展現在全球消費者面前,這叫全球化。
所以,當中國政府或者行業協會來推廣中國制造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知道推這個概念之前,我們需要有龐大的企業家團隊,真正完成國際化或者全球化體系建立的這些集團和企業品牌之后,我們才有可能把中國制造整體形象提升起來。
什么叫做制造業強國
制造業強國難道只是制作嗎?在全球100個最有價值的品牌榜當中,美國擁有53個,德國有9個,日本有7個,法國有7個,英國有4個,意大利3個,瑞士3個,韓國3個。這就看出來,基本上每個國家是不是制造業強國,跟它在持有或者擁有最高品牌價值的品牌數量上有非常高的相關性,為什么很多非常著名的美國企業家在講,雖然很多制造業轉移到別國,但是并沒有任何削弱美國成為制造業大國的趨勢。為什么呢?因為它掌握了制造業當中最重要的品牌,商業模式的根本牢牢在美國企業家手中,美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不可能被撼動。德國雖然是制造業大國,但相對美國的實力還是弱的,日本、法國也都在其次。一般來說,制造業比較強的國家都有共性,他們不管在哪個產品種類中,他們持有世界級水平的品牌都有相當的數量。
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做一個對比。豐田汽車品牌價值313億美元,營業額2254億美元,利潤18億美元,員工30萬人。LV是奢侈品行業,有服裝服飾,也有各種各樣的配飾,品牌價值212億美元,營業額67億美元,利潤30億美元,全球員工2萬人。ZARA品牌價值68億美元,營業額比LV高,148億美元,利潤16億美元,員工全球9萬人。愛馬仕品牌價值46億美元,營業額26億美元,利潤10億美元,員工8000人。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其實,服裝行業是非常好的產業,并不是低附加值,也不是要被淘汰的制造業,這個行業平效非常高,就是說這個行業每單位人員創造出來的價值遠遠高于其它制造業。
中國時尚服裝和紡織行業的出路在于我們要以品牌制造的概念代替原產地制造的概念,本身某某地制造是一個空的概念,但某某品牌制造是一個非常實的概念,是非常具象的,在消費者心目中也是可以建立起信任關系,他認可這個品牌,自然而然就認可你的制造工藝,認可你的產品質量和設計標準。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以品牌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之后從根源上一步一步理順后面所有技術方面、市場方面、渠道方面各種各樣的問題。
背景資料
10月22日,2013第四屆中國時尚產業論壇在上海智慧啟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擁抱改變,迎接時尚新挑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上海長寧區政府相關領導,著名自媒體人羅振宇,IBM大中華區方案軟件集團總經理夏然,銀泰商業集團CIO、銀泰網CEO廖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客座教授DavidShah,潮流研究和時尚咨詢專家OrnellaBiggnami以及國內一線知名服裝品牌的企業家代表參與了此次論壇,為梳理時尚產業的發展脈絡,尋找背后的發展規律,創新時尚品牌運營管理實踐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多元視角。
據悉,中國時尚產業論壇是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上海市經信委的領導下,由中國時尚同盟和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組織的時尚平臺,這個論壇協辦方是時尚和設計產業非常著名的一所院校——東華大學,據中國時尚產業論壇主辦方中國時尚同盟的負責人表示:立足于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中國時尚產業論壇旨在助推時尚品牌在跨界中整合優質資源,在專業中匯聚先鋒力量,在探索中領航行業發展,成就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明星論壇最鮮明的風格與特質。
那么,一個產業如何獲得新的個性標注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盧曉教授在本次論壇上對此作了深刻的解讀。
某某地制造到底是什么意思?
盧曉首先給大家舉了幾個例子,比如說日本制造、韓國制造可能以電子產品為主,德國制造可能是汽車行業為主,法國制造,我們想到的是非常具象的產品和公司,而意大利制造具象的東西就是意大利的時尚產業,意大利的紡織產業,并日益擴大到整個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的各種產品種類,包括電子產品、汽車、紡織品、皮具、餐飲、食品,只要我們生活當中的衣食住行都有可能成為世界性的公司,成為“某某地制造”的具體而且非常直接的代表。
所有提“某某地制造”的這些國家、這些公司在推這個概念的時候都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在推“某某地制造”之前,他們的企業已經完成了自身的品牌塑造,已經完成了商業模式的全球化,已經完成這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直接進入。直接的意思是你的品牌通過直營公司或者通過代理商的方式進入國外其他的市場,最主流的商業渠道是用你自己的品牌和最核心的產品展現在全球消費者面前,這叫全球化。
所以,當中國政府或者行業協會來推廣中國制造的時候,首先我們要知道推這個概念之前,我們需要有龐大的企業家團隊,真正完成國際化或者全球化體系建立的這些集團和企業品牌之后,我們才有可能把中國制造整體形象提升起來。
什么叫做制造業強國
制造業強國難道只是制作嗎?在全球100個最有價值的品牌榜當中,美國擁有53個,德國有9個,日本有7個,法國有7個,英國有4個,意大利3個,瑞士3個,韓國3個。這就看出來,基本上每個國家是不是制造業強國,跟它在持有或者擁有最高品牌價值的品牌數量上有非常高的相關性,為什么很多非常著名的美國企業家在講,雖然很多制造業轉移到別國,但是并沒有任何削弱美國成為制造業大國的趨勢。為什么呢?因為它掌握了制造業當中最重要的品牌,商業模式的根本牢牢在美國企業家手中,美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不可能被撼動。德國雖然是制造業大國,但相對美國的實力還是弱的,日本、法國也都在其次。一般來說,制造業比較強的國家都有共性,他們不管在哪個產品種類中,他們持有世界級水平的品牌都有相當的數量。
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做一個對比。豐田汽車品牌價值313億美元,營業額2254億美元,利潤18億美元,員工30萬人。LV是奢侈品行業,有服裝服飾,也有各種各樣的配飾,品牌價值212億美元,營業額67億美元,利潤30億美元,全球員工2萬人。ZARA品牌價值68億美元,營業額比LV高,148億美元,利潤16億美元,員工全球9萬人。愛馬仕品牌價值46億美元,營業額26億美元,利潤10億美元,員工8000人。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其實,服裝行業是非常好的產業,并不是低附加值,也不是要被淘汰的制造業,這個行業平效非常高,就是說這個行業每單位人員創造出來的價值遠遠高于其它制造業。
中國時尚服裝和紡織行業的出路在于我們要以品牌制造的概念代替原產地制造的概念,本身某某地制造是一個空的概念,但某某品牌制造是一個非常實的概念,是非常具象的,在消費者心目中也是可以建立起信任關系,他認可這個品牌,自然而然就認可你的制造工藝,認可你的產品質量和設計標準。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以品牌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建立起來,之后從根源上一步一步理順后面所有技術方面、市場方面、渠道方面各種各樣的問題。
背景資料
10月22日,2013第四屆中國時尚產業論壇在上海智慧啟幕。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擁抱改變,迎接時尚新挑戰”。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上海長寧區政府相關領導,著名自媒體人羅振宇,IBM大中華區方案軟件集團總經理夏然,銀泰商業集團CIO、銀泰網CEO廖斌,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曉,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客座教授DavidShah,潮流研究和時尚咨詢專家OrnellaBiggnami以及國內一線知名服裝品牌的企業家代表參與了此次論壇,為梳理時尚產業的發展脈絡,尋找背后的發展規律,創新時尚品牌運營管理實踐提供了富有價值的多元視角。
據悉,中國時尚產業論壇是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上海市經信委的領導下,由中國時尚同盟和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組織的時尚平臺,這個論壇協辦方是時尚和設計產業非常著名的一所院校——東華大學,據中國時尚產業論壇主辦方中國時尚同盟的負責人表示:立足于上海這座時尚之都,中國時尚產業論壇旨在助推時尚品牌在跨界中整合優質資源,在專業中匯聚先鋒力量,在探索中領航行業發展,成就中國紡織服裝行業明星論壇最鮮明的風格與特質。
您可能還關注
- 行業新聞
- 加盟指導
- 經商寶典
- 消費資訊
回復 263015 到 家紡網 微信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隨時隨地看,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
孫瑞哲相關新聞

掃一掃關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著你……
品牌投資關注榜
- 10萬以下
- 10-20萬
- 20-40萬
- 40萬以上